1650年代,早期形式有 albeston 和 abestus(约公元1100年),指一种传说中的石头,点燃后无法扑灭。这个词源自古法语 abeste 和 abestos(现代法语为 asbeste),再往上追溯则是拉丁语 asbestos,意为“生石灰”(因为倒冷水后会“燃烧”)。而拉丁语又源自希腊语 asbestos,字面意思是“不可熄灭”,由 a-(表示否定,参见 a- (3))和 sbestos 组成,后者是动词形容词,源自 sbennynai(意为“扑灭”),而其原始印欧词根 *(s)gwes- 则有“扑灭、熄灭”的意思(同源词还有立陶宛语 gesti(“熄灭”)、古教会斯拉夫语 gaso 和赫梯语 kishtari(“正在被熄灭”))。
希腊语中的这个词最早被迪奥斯科里德斯用作名词,指“生石灰”。普林尼则错误地将其用于一种不可燃的纤维,他认为那是植物纤维,但实际上是希腊语中的 amiantos。在英语中,asbestos 这个“可以编织成不可燃织物的纤维矿物”的意思大约出现在1600年;而在此之前,这种物质被称为 amiant(15世纪初),同样源自上述希腊词,意为“未被污染”(因为投入火中后不会留下痕迹或污垢)。中世纪时,人们认为它是 salamander(火蜥蜴)的毛;在英语中,它还有一个古老的名字是 fossil linen(化石亚麻,18世纪)。据说,印度的约翰教皇和亚历山大三世教皇都曾穿过用这种材料制成的长袍或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