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英语的 striden 源自古英语的 stridan(过去式 strad,过去分词 striden),意为“跨越,骑上”(马)。它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原始日耳曼语的 *stridanan,这也是中古低地德语的 strede(“大步走,努力前行”)、古撒克逊语的 stridian、丹麦语的 stride、瑞典语的 strida(“战斗”)、荷兰语的 strijden、古高地德语的 stritan、现代德语的 streiten(“战斗,争斗,挣扎”)以及古诺尔斯语的 striðr(“强壮,坚韧,顽固,严厉”)的词源。Boutkan 并未提供其印欧语系的词源解释。
在英语中,“大步走”这一含义大约出现在公元1200年,通常暗示着匆忙。到了公元1600年,这个词还引申出了“迅速前进,取得进展”的比喻意义。1570年代,它被用作及物动词,表示“通过大步跨越”。而“骑坐在……上,跨坐”的意思则出现在14世纪中期。
与行走和站立相关的含义(可与 astride 进行比较)主要存在于英语和低地德语中,其他大陆语言的同源词大多仍保留“战斗,挣扎”的意思。《牛津英语词典》初步推测,这一意义的转变(如果真是转变的话)可能源于“为了迈出大步或奋力前行而付出的强大努力”这一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