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14世纪中期,“书面记录或账目”的意思开始流行,这个词源于古法语 copie(13世纪)以及直接来自中世纪拉丁语 copia,意为“复制品、抄本”。而拉丁语 copia 则表示“丰富、充足、丰盈”,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原始印欧语根 *op-,意为“工作、丰产”,结合了 com(意为“与……一起”,参见 com-)和 ops(名词的属格形式 opis,意为“力量、财富、资源”)。
到了15世纪,这个词的含义扩展到了任何书面作品,尤其是指那些交给印刷厂的手稿(如凯克斯顿在15世纪末的用法)。而“复制、模仿或再现”的意思则出现在14世纪晚期。1530年代起,它还被用来指代一组内容相同的复制品中的一个。
Copy-boy,指的是从作者那里将稿件传递给印刷厂的人员,首次出现于1888年。报纸的 copy-desk,即负责编辑稿件以便印刷的部门,创立于1887年;而 copy-editor 这个词则可以追溯到1889年。
The "copy desk" is the managing editor's literary inspection field, his last check by which the work of all editorial departments is gauged, the final balance where the brain product of the entire working force of the paper is weighed and judged. [The Journalist, May 21, 1892]
“校对部”是总编辑对文学作品进行最后审查的地方,所有编辑部门的工作在这里得到评估,这是整个报社创作团队的脑力劳动成果被衡量和判断的最终环节。[《新闻工作者》,1892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