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windlass 的意思

绞盘; 升降设备; 绞动器

windlass 的词源

windlass(n.)

这是一种通过将绳子绕在圆柱体上来提升重物的装置,约公元1400年出现,称为windlas,这个词是wyndase(13世纪晚期)的变体,源自盎格鲁-法语windas,并直接来自斯堪的纳维亚语,如古诺尔斯语vindass。它由vinda(意为“缠绕”,参见wind (v.1))和ass(意为“杆,梁”,与哥特语ans(意为“梁,柱”)同源)组合而成。

相关词汇

“通过转动和扭动来移动”,中古英语的 winden,源自古英语的 windan,意思是“转动、扭曲、编织、卷曲、挥舞、摆动”(属于第三类强变化动词;过去式为 wand,过去分词为 wunden)。这个词可以追溯到原始日耳曼语的 *windan,意为“缠绕”,而其更早的词源则来自原始印欧语的 *wendh-,意思是“转动、缠绕、编织”(同源词还有拉丁语的 viere,意为“扭曲、编织、编绳”;vincire,意为“绑住”;立陶宛语的 vyti,意为“扭曲、缠绕”)。

动词 wend 是其使役形式,在中古英语中,有时不太容易区分具体指哪个。此外,还可以与 wander 进行比较。中古英语中,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形式逐渐合并。

“缠绕、缠住”的意思出现在1590年代;而“围绕某物旋转或扭动”的及物用法大约出现在1300年左右。至于“通过拧紧弹簧使手表、钟表等运转”的意思,大约在1600年左右出现。

wind down”(逐渐结束、平静下来)的用法可以追溯到1952年;而“wind up”(结束、总结)则早在1825年就有记录。它最初还曾用于“在最终解决之前将事务整理好”的及物用法,出现于1780年。

在描述尸体时,意为“裹尸”(约1300年),因此衍生出 winding sheet(裹尸布,名词),这一用法可以追溯到15世纪初。

与其同源的日耳曼语词包括古撒克逊语的 windan,古诺尔斯语的 vinda,古弗里斯语的 winda,荷兰语的 winden,古高地德语的 wintan,现代德语的 winden,以及哥特语的 windan,都意为“缠绕”。

    广告

    windlass 的使用趋势

    改编自 books.google.com/ngrams/. Ngrams 数据仅供参考。

    分享 "windlass"

    中文翻译由AI生成。查看原文,请访问: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windlass

    广告
    热搜词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