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公元1200年,“面容,面貌”,尤其是表达情感的面部表情,来源于盎格鲁-法语的 chere(意为“面容”),古法语的 chiere(意为“面,面貌,神情,表情”),这些词源自晚期拉丁语的 cara(意为“面”),也与西班牙语的 cara 同源,可能还与希腊语的 kara(意为“头”)有关,追溯到原始印欧语根 *ker- (1)(意为“角;头”)。从13世纪中期起,这个词还被用来表示“心情,情绪,精神状态;情绪,幽默感”。
到了14世纪晚期,这个词的意义进一步扩展,隐喻性地指代“通过表情表现出的心理状态或情绪”。这种用法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比如“恶魔……用欺骗的手段诱骗了她,让她陷入了忧郁的情绪”(《梅林》,约公元1500年)。不过,自1400年左右起,它在积极意义上被广泛使用,特指“快乐或喜悦的状态”(可能是 good cheer 的缩写)。
“使人愉快或促进好心情的事物”这一意义出现在14世纪晚期。1720年左右,cheer 还被用来表示“鼓励的喊声”,可能起源于海员俚语(与早期15世纪的“通过言语或行动鼓励”这一动词用法相比较)。古英语问候语 what cheer?(15世纪中期)被新英格兰南部的阿尔冈昆印第安人从清教徒那里学到,并在北美原住民语言中传播,甚至传播到了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