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移除广告吗?登录查看更少的广告,并成为会员以移除所有广告。
碘是一种非金属元素,1814年由英国化学家亨弗里·戴维爵士从法语词 iode(意为“碘”)中提炼而来。这个词最早是1812年由法国化学家约瑟夫·路易·盖-吕萨克创造的,源自希腊语 iōeidēs,意为“紫色的”(其中 ion 指“紫色;深蓝色的花”,参见 violet),加上 eidos(意为“外观”,参见 -oid)。
戴维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化学后缀 -ine(2),使其与 chlorine(氯)和 fluorine(氟)相似。这种命名还源于加热晶体时释放出的蒸汽颜色。
同样来自于: 1814
氯,这个名字是由英国化学家亨弗里·戴维爵士在1810年创造的,源自希腊语 khlōros 的拉丁化形式,意为“苍绿色”。这个词可以追溯到原始印欧语根 *ghel- (2),意为“发光”,其衍生词通常表示“绿色”和“黄色”。化学后缀 -ine (2) 则用于命名元素。氯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的颜色。虽然氯在1774年被发现,但最初被称为 oxymuriatic acid gas(氧化氯酸气)或 dephlogisticated marine acid(脱燃素海酸)。
这个非金属元素的名称是在1813年由英国化学家亨弗里·戴维爵士创造的,来源于fluorspar(“氟化钙”,现代称为fluorite)。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18世纪末,用来指代这种矿物,因为它就是在这种矿物中首次被发现的(参见fluor)。化学后缀-ine(2)则被添加进来。直到1886年,这种元素才被成功分离出来。相关词汇包括Fluorinate和fluorination。
中文翻译由AI生成。查看原文,请访问: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iod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