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英语中的 gast 意思是“气息;善恶灵魂、天使、恶魔;人、男人、人类”,在圣经中多指“灵魂、精神、生命”。这个词源自原始西日耳曼语 *gaistaz,与古撒克逊语的 gest、古弗里斯语的 jest、中古荷兰语的 gheest、现代荷兰语的 geest、德语的 Geist(意为“灵魂、鬼魂”)同源。人们推测,这个词可能源自原始印欧语根 *gheis-,用于构成与兴奋、惊讶或恐惧相关的词汇(例如,梵语的 hedah 意为“愤怒”;阿维斯陀语的 zaesha- 意为“可怕的、令人恐惧的”;哥特语的 usgaisjan 和古英语的 gæstan 都有“惊吓”的意思)。
在英语中,Ghost 是西日耳曼语中“超自然存在”的常用词。在基督教的古英语写作中,它被用来翻译拉丁语的 spiritus(参见 spirit (n.)),这种用法在 Holy Ghost 中得以保留。至于“死者的灵魂,尤其是那些徘徊在人间或缠扰生者的鬼魂”这一意义,最早可追溯到14世纪晚期,逐渐恢复了该词可能的史前含义。
大多数印欧语系中表示“灵魂、精神”的词汇也常用于指代超自然的灵体。许多词汇的基本含义与“外观”相关(例如,希腊语的 phantasma;法语的 spectre;波兰语的 widmo,源自古教会斯拉夫语的 videti,意为“看见”;古英语的 scin 和古高地德语的 giskin,最初意为“外观、幻影”,与古英语的 scinan 和古高地德语的 skinan(意为“闪耀”)相关)。其他相关概念则体现在法语的 revenant(字面意思是“归来者”,指从另一个世界返回的人)、古诺尔斯语的 aptr-ganga(意为“回归者”)中。布列塔尼语的 bugelnoz 字面意思是“夜之子”。拉丁语的 manes 可能是一个委婉说法。
早在15世纪初,gh- 的拼写便在凯克斯顿的作品中出现,受到弗拉芒语和中古荷兰语 gheest 的影响,但在英语中直到16世纪中期才逐渐普及。“微弱暗示,影子或表象”的含义(如 ghost image、ghost of a chance 等)最早记录于1610年代;“暗中为他人工作的人”这一说法则始于1884年。Ghost town(鬼城)一词出现在1908年。Ghost story(鬼故事)则可追溯至1811年。Ghost-word(鬼词,指手稿中因错误而出现的虚假词或形式)最早见于1886年(Skeat)。Ghost in the machine 是英国哲学家吉尔伯特·赖尔在1949年提出的概念,意指“心智被视为独立于身体的存在”。美洲印第安人的 ghost dance(鬼魂舞)起源于1890年。give up the ghost(去世)这一表达在古英语中就已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