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纪末,sode,指“碳酸钠,一种从某些灰烬中提取的碱性物质”(现在是人工合成的),源自意大利语sida(或中世纪拉丁语soda),指一种从中提取苏打的盐藻,这个词的起源尚不明确。
也许它来自加泰罗尼亚语sosa,该词从13世纪末开始使用,同样起源不明。有一种说法认为它源自阿拉伯语中一种盐藻的名称,但这个词并没有证据支持,因此这一理论现在被认为不再有效。另一个被一些人认为牵强的理论则追溯到中世纪拉丁语sodanum,意为“头痛药”,最终来自阿拉伯语suda,意为“剧烈头痛”。
苏打自然存在于碱性湖泊中,或在这些湖泊干涸后形成的沉积物中,以及燃烧各种海边植物产生的灰烬中。在中世纪的地中海地区,它是重要的贸易商品,但自18世纪末在法国开始商业化生产以来,自然来源便被逐渐淘汰。Washing soda(碳酸钠)通常与baking soda(碳酸氢钠)区分开来。soda-cracker(1863年)和soda bread(1850年)都含有泡打粉。
“碳酸水”这一含义首次记录于1834年,是对soda water(1802年)“将二氧化碳在压力下强行溶入水中”的简化。尽管“碳酸水”中很少含有任何形式的苏打,但这一名称最初是因为其中含有碳酸钠而得以保留的。[《世纪词典》,1902年]。自19世纪以来,这类饮料通常会添加香料和糖浆。
Soda pop(苏打水)的首次记录出现在1863年,现代最常见的用法是作为“调味、加糖的苏打水”的简化表达。可以与pop(名词1)对比。Soda fountain(苏打水机)一词出现于1824年,指一种能够分配碳酸水的金属结构;soda jerk(苏打水机操作员)这一称呼则在1915年被记录,得名于操作时的动作(soda-jerker出现在1883年;soda-fountain boy出现在1876年)。口语化的发音“sody”自1900年起在印刷品中出现(美国中西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