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英语的 swimmen 源自古英语的 swimman,用来描述人、鱼、鸟等在水中“移动、漂浮,或通过自然方式在水中游动”(属于第三类强变化动词;过去式为 swamm,过去分词为 swummen)。它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原始日耳曼语的 *swimjan(同源词还有古撒克逊语和古高地德语的 swimman,古诺尔语的 svimma,荷兰语的 zwemmen,德语的 schwimmen),而这一词根又源自原始印欧语的 *swem-,意为“运动中的状态”。
虽然这个词根有时被认为仅限于日耳曼语,但根据《牛津英语词典》,也可能与威尔士语的 chwyf(“运动”)、古爱尔兰语的 do-sennaim(“我猎捕”)、立陶宛语的 sundyti(“追逐”)等词有联系。更常见的印欧语词根是 *sna-。
“通过游泳横渡”的及物用法出现在1590年代。比喻短语 sink or swim(“沉浮自便”)早在15世纪初就有记载。1590年代起,swim with(或 against) the tide(“随波逐流”或“逆流而上”)的比喻用法也开始流行。
“摇晃或不稳地移动”这一意义在1670年代被记录,最初是指晕眩的人看到的物体;而“头晕目眩,感到眩晕”则从1702年起用于描述头部或大脑的状态。可以与古英语的 swim(“眩晕,昏迷,恍惚”)进行比较,这个词源自中古英语的 swime(“失去意识”)和古英语的 swima(“无意识”)。这种状态的比喻似乎是“头脑中的游动”。乔叟在作品中提到过 swimbel(“晕眩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