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0年代,指“击打的动作,向猎物发起攻击”。这个词源自动词 strike。早期名词形式是 striking(名词),大约出现在1400年左右。
“一群员工协调停止工作”的意思始于1810年(在 general strike 中)。扩展意义(如 hunger strike)出现于1889年。Strike-breaker(指“破坏罢工者”或“替工”)则出现在1904年。
在棒球中,这个词的使用可以追溯到1841年,最初指“击球,接触球”,不论球的去向如何。击中的球如果未落入界内,被称为 foul strike(到1874年,这个词演变为 foul ball),并且会被记作击球手的失误。随着 hit(名词)被用于表示“使球入场的接触”,并可能得分,strike 则专门保留用于表示“犯规击球”和“挥空”,这两者都会算作击球手的失误。
这些意义大约在1890年代形成:1896年起,指击球手“未能成功击中球”;1891年起,指投手“投出的球恰好经过本垒,并且裁判认为击球手应该挥棒”的球。
比喻意义上的 two strikes(两次击球机会,最多三次)“仅剩最后一次机会”出现在1938年。Strike zone(击球区)指“一个想象中的矩形,以击球手的肩膀和膝盖为上下边界,以本垒的边缘为左右边界”,则出现于1927年。可以对比棒球中用 K 表示“三振出局”的简写。
在保龄球中,这个词的意思(有时也称为 ten-strike)指“用一球击倒所有球瓶”,最早记录于1859年。指“突袭,突然军事攻击”的意思则出现在194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