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villainy 的意思

恶行; 邪恶; 卑鄙行为

villainy 的词源

villainy(n.)

大约在公元1200年,vileinie 这个词出现,意指“极端的堕落、可耻的恶行、羞耻的状态、残酷的邪恶”。它源自盎格鲁-法语的 vilanie,古法语的 vilenie,意思是“低下的品格、不值得的行为、耻辱、堕落”。这个词与 vilain(参见 villain)相关。到了公元1300年左右,它的意思演变为“粗鲁、无礼;不礼貌或辱骂的语言”。

相关词汇

约公元1300年,作为侮辱性词汇(12世纪末作为姓氏),vilein,意为“低贱或低出生的乡巴佬”,来自盎格鲁法语和古法语vilain“农民,农夫,平民,粗人,乡下人”(12世纪),源自中世纪拉丁语villanus“农场工人”,来自拉丁语villa“乡村住宅,农场”(参见villa)。

最初指的是农奴,封建制度下最低等级的非自由人(这一意义在英语中有14世纪末的证明),因此通常带有轻蔑意味,指“低出生者,缺乏绅士风度的平民”。

到16世纪中期,这一词义发展为“恶棍, capable of gross wickedness的人”,有时也用于幽默或亲切的语境。1822年起,“小说、戏剧等中推动情节发展的邪恶角色”的意义出现。

The most important phases of the sense development of this word may be summed up as follows: 'inhabitant of a farm; peasant; churl, boor; clown; miser; knave, scoundrel.' Today both Fr. vilain and Eng. villain are used only in a pejorative sense. [Klein]
这个词义发展的最重要阶段可以总结为:‘农场居民;农民;粗人,乡下人;小丑;吝啬鬼;流氓,恶棍。’今天法语vilain和英语villain仅在贬义上使用。[Klein]
    广告

    villainy 的使用趋势

    改编自 books.google.com/ngrams/. Ngrams 数据仅供参考。

    分享 "villainy"

    中文翻译由AI生成。查看原文,请访问: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villainy

    广告
    热搜词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