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世纪晚期,在炼金术中,magnesia指的是“哲学家之石的两种主要成分之一”,这个词源自中世纪拉丁语,进一步追溯则来自希腊语的(he) Magnesia (lithos),意为“磁石”,字面意思是“(马格尼西亚的)石头”。这种矿物据说是从Magnesia地区带来的,而该地区位于塞萨利,名字来源于当地人称为Magnetes,其起源尚不明确。
在古代,这个词的意义逐渐演变为magnet(磁铁)。但在古代,magnes不仅指磁石,还指一种用于漂白玻璃的矿物(现代称为pyrolusite,即二氧化锰)。
中世纪时,人们尝试区分这两种矿物,认为磁石是magnes(阳性),而二氧化锰则是magnesia(阴性)。与此同时,在18世纪,一种白色粉末(碳酸镁)作为化妆品和牙膏在罗马被称为magnesia alba(“白色镁”)。
正是从这种白色粉末中,戴维于1808年分离出了magnesium(镁)。他本想将其命名为magnium,以尽量避免与混淆的magnesia相联系,但最终这个名字还是被采用为magnesium。与此同时,从16世纪起,二氧化锰的另一名称逐渐演变为manganese(锰),1774年,当从中分离出一种新元素时,这个元素便被称为manganese。
而Magnesia在现代主要指“氧化镁”(1755年),可能是独立演变而来,源自现代拉丁语magnes carneus(“肉磁”)(约1550年),因为这种物质能强烈粘附在嘴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