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麻风的人”,出现在14世纪晚期,早期指“麻风这种疾病”。这个词源于晚期拉丁语 lepra,再往前追溯到希腊语 lepra,意指“麻风”。它最初是形容词 lepros 的名词用法,意思是“鳞状的、结痂的、粗糙的、麻风的”,与动词 lepein(“剥皮”)相关,源自名词 lepos 或 lepis(“鳞片”)。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原始印欧语根 *lep-(1),意为“剥离”,它还衍生出形容“脆弱和细腻”的词汇,这个概念来自于“细小的剃屑、鳞片” (相关词汇包括:拉丁语 lepidus(“愉快的、迷人的、优雅的、柔弱的”)、lepos(“愉快、宜人”);古英语 læfer(“芦苇、葱;金属片”);立陶宛语 lopas(“补丁、破布、布料”)、lepus(“柔软的、脆弱的、柔弱的”))。
在中世纪英语中,这个词最初是指麻风这种疾病(13世纪中期,通过古法语 lepre 传入英语)。后来它的含义转变为“麻风患者”,可能是在盎格鲁-法语中发展而来的,或者是因为 -er 结尾看起来像是一个表示“人”的名词后缀。到15世纪中期,英语中开始出现其他指代麻风的词汇(参见 leprosy)。在英语中,lepra 也曾是牛皮癣的旧称(14世纪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