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lovestruck 的意思

陷入爱河的; 被爱情打动的; 爱情冲昏头脑的

lovestruck 的词源

lovestruck(adj.)

此外,love-struck这个词在1762年就出现了,它由love(名词)和struck构成,后者来自strike(动词)。而love-stricken则可以追溯到1805年。

相关词汇

中古英语的 love 源自古英语的 lufu,意指“爱的感觉;浪漫的性吸引;亲情;友好;对上帝的爱;作为抽象概念或拟人化的爱”。这一词汇被重构为源自原始日耳曼语的 *lubo,而其更早的印欧语根则是 *leubh-,意为“关心、渴望、爱”。

在古英语中,love 还可以表示“喜爱、钟情”,这一意义较为弱化。到了13世纪初,它开始被用来指代“心爱的人”。

在网球等运动中,“零分”的含义出现在1742年,源于“为爱而战”(playing for love,约1670年代)的说法,即“无赌注”之意。短语 for love or money(无论如何)则在1580年代被记录。短语 no love lost(两人之间没有爱)含义模糊,17世纪时既可指彼此深爱(约1640年),也可指互不喜欢(1620年代,现代常见的解释)。

短语 fall in love(坠入爱河)最早出现在15世纪初;而 in love with(爱上某人)则可追溯至约1500年。

短语 make love 起初出现在1570年代,意为“献殷勤”;作为“发生性关系”的委婉说法,约1950年开始流行。Love affair(爱情故事)则在1590年代被记录,指代“特定的爱情经历”。Love life(爱情生活)则出现在1919年,最初是心理学术语,意指“一个人的爱情活动总和”。

短语 Love beads(爱情念珠)源自1968年。Love bug(爱情虫),一种虚构的昆虫,首次出现于1883年。Love-handles(侧腰赘肉)则在1967年被记录。

她心想:“即使现在,几乎没有人记得埃斯特班和佩皮塔,只有我。卡米拉只记得她的皮奥叔叔和她的儿子;这个女人,记得她的母亲。但不久我们就会死去,那五个人的记忆也将从世间消失,而我们自己将被爱一阵子,随后又被遗忘。但这份爱已经足够;所有爱的冲动都会回馈给创造它的爱。即使是记忆,对爱来说也并非必要。生者与死者之间有一片土地,而那座桥就是爱,唯一的生存方式,唯一的意义。”—— [索恩顿·怀尔德,《圣路易斯桥》,1927年]

与之相关的日耳曼语词汇包括古高地德语的 liubi(喜悦)、德语的 Liebe(爱);古诺尔斯语、古弗里斯语、荷兰语的 lof(赞美);德语的 Lob(称赞);古撒克逊语的 liof、古弗里斯语的 liaf、荷兰语的 lief、古高地德语的 liob、德语的 lieb,以及哥特语的 liufs(亲爱的、心爱的)。

中古英语的 striken 源自古英语的 strican(过去式 strac,过去分词 stricen),意为“轻轻掠过、抚摸、抚平、擦拭”(这些意思现在已不常用),也有“走、移动、前进、继续前行”的意思。这些词的共同来源是原始日耳曼语的 *strikanan,与古北欧语的 strykva(“抚摸”)、古弗里斯语的 strika、中古荷兰语的 streken、现代荷兰语的 strijken(“抚平、抚摸、擦拭”)、古高地德语的 strihhan、现代德语的 streichen 等词同源。它们都源自原始印欧语根 *strig-,意为“擦、摩擦、按压”(参见 strigil)。

这个词与 streak(名词)和 stroke 有关系,可能在意义发展上受到了古北欧语 striuka 的影响。表达“前进、继续”的意思在短语 strike for(“朝某方向前进”)中得以保留。

这个词作为及物动词“击打”的意思在14世纪初期发展而来。14世纪中期起,它还被用来表示“碰撞、撞击”;14世纪中后期又引申为“用锤子击打”;而“用投射物击中”则出现在14世纪晚期。短语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约1560年代)源自铁匠的工作场景。

“取消或删去”(如用笔划掉)这一意义在14世纪晚期开始出现。15世纪中期,它还被用来表示“达成或完成”(如协议等)。短语 strike a balance(“达成平衡”)源于“结算账目”(约1530年代)。

表示“通过击打或摩擦产生火花或火焰”(如用打火石)这一意思在15世纪中期出现;关于火柴的用法则出现在1880年。14世纪晚期起,它也被用来形容闪电等自然现象;而15世纪20年代起,则用于描述疾病的爆发;1570年代起,开始用于上帝的惩罚。

15世纪中期起,这个词还被用来表示“用力击打某物,通常是硬币”等,从而引申出“在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强烈打动某人”(约1610年代)的比喻意义。

在钟表领域,表示“报时”(不及物动词)这一用法出现在15世纪初,源于锤子敲击钟声的过程;而“使(钟声)响起”(特定时间报时)这一及物用法则出现在1510年代。

短语 strike a pose(“摆姿势”)、attitude(“态度”)等中,表示“坚定地摆出某种姿势或态度”这一意义出现在1825年。表示“意外发现或遇到”(如石油、创意等)的用法则出现在1835年,尤其是在淘金、打井等领域,因此衍生出短语 strike it rich(“发大财”,约1854年)。

在棒球运动中的用法出现于1853年,但其意义发生了逆转(参见 strike(名词))。

“罢工”这一意义始于1768年,可能源于工人“停工”或“放下工具”的概念,或是威胁性或强制性行为的暗示,也可能源于水手们在拒绝出海时会“降下”(striking)船帆的习惯,这一用法保留了原始意义“使平坦、光滑”。

在早期13世纪,strike(“降下”)主要指“降下船帆”,后来也用于降下旗帜以示尊敬,但后来又引申为投降或屈服的象征。因此,这个词也被用来表示“降下帐篷”(1707年)、舞台布景等。

    广告

    lovestruck 的使用趋势

    改编自 books.google.com/ngrams/. Ngrams 数据仅供参考。

    分享 "lovestruck"

    中文翻译由AI生成。查看原文,请访问: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lovestruck

    广告
    热搜词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