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objectivity 的意思

客观性; 公正性; 中立性

objectivity 的词源

objectivity(n.)

“客观性”指的是“客观存在”或“客观属性”,涵盖了外在性、外部现实、普遍有效性、对外部事物的专注等含义。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803年,源自中世纪拉丁语 objectivus,进一步追溯则来自拉丁语 objectus(参见 object (n.))+ -ity

Objectivity, with subjectivity, causativity, plasticity, receptivity, and several other kindred terms, have come into vogue, during the two last generations, through the influence of German philosophy and æsthetics. [Fitzedward Hall, "Modern English," 1873]
Objectivity(客观性)、subjectivity(主观性)、causativity(因果性)、plasticity(可塑性)、receptivity(接受性)等一系列相关词汇,都是在过去两代人中受到德国哲学和美学的影响而流行起来的。[Fitzedward Hall, "Modern English," 1873]

相关词汇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4世纪晚期,意思是“可触知的东西,能够被感官感知或呈现的事物”。它源自古法语的 object,直接借自中世纪拉丁语的 obiectum,意为“摆在眼前的东西”(可以是心灵或视觉上的),在拉丁语中是 obiectus 的名词形式,原意是“位于前方或对面的”,在古典拉丁语中还可以指“指控”或“指责”。这个词的词根 obicere 则有“呈现、反对、阻碍”的意思,由 ob(表示“在前、朝向、对抗”,参见 ob-)和 iacere(意为“投掷”,源自原始印欧语词根 *ye-,意为“投掷、推动”)组合而成。

到了15世纪初,这个词又引申出“目的、目标”的意思,来自拉丁语的 obiectus,意指“呈现于视野的事物”。1580年代,它被用来表示“认知行为所指向的对象”。而在语法上,指代“句子中表示动词作用对象的成分”这一用法则出现在1729年。

短语 No object(“不被视为重要的事物”)出现于1782年,当时 object 的意思是“障碍、阻碍”,大约在1500年左右。作为形容词时,意为“能被感官感知的”,同样出现在14世纪晚期。Object-lesson(“通过实物观察进行的教学”)则起源于1831年。

这个词缀用于从形容词构成抽象名词,表示“______的状态或性质”。它源自中古英语的 -ite,来自古法语的 -ete(现代法语为 -ité),直接源自拉丁语的 -itatem(主格为 -itas)。这个后缀表示状态或条件,由 -i-(来自词干或作为连接元素)和常见的抽象后缀 -tas(参见 -ty (2))组成。

Roughly, the word in -ity usually means the quality of being what the adjective describes, or concretely an instance of the quality, or collectively all the instances; & the word in -ism means the disposition, or collectively all those who feel it. [Fowler]
大致来说,带有 -ity 的词通常表示形容词所描述的性质,或者具体指这种性质的实例,或者集合地指所有这些实例;而带有 -ism 的词则表示一种倾向,或者集合地指所有感受这种倾向的人。[Fowler]
    广告

    objectivity 的使用趋势

    改编自 books.google.com/ngrams/. Ngrams 数据仅供参考。

    分享 "objectivity"

    中文翻译由AI生成。查看原文,请访问: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objectivity

    广告
    热搜词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