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cleave 的意思

劈开; 黏附

cleave 的词源

cleave(v.1)

“用力分开、分裂或切割”,源自古英语的 cleofanclevencliven,意为“分裂、分开”(属于第二类强动词,过去式为 cleaf,过去分词为 clofen)。这个词可以追溯到原始日耳曼语的 *kleuban,与古撒克逊语的 klioban、古诺尔斯语的 kljufa、丹麦语的 klöve、荷兰语的 kloven、古高地德语的 klioban、现代德语的 klieben(均意为“劈开、分裂”)同源,最终源自原始印欧语词根 *gleubh-,意为“撕裂、劈开”。

过去式 clave 在14世纪的北方作家作品中有记载,并且被用于这两个动词(参见 cleave (v.2)),显然是借鉴了其他中古英语强动词的构造。Clave 在16世纪初仍然很常见,并且在《钦定版圣经》时期依然存在。与此同时,14世纪时也出现了弱变化过去式 cleaved,而 cleft 则是更晚期的形式。尽管过去分词 cloven 仍然存在,但主要用于复合词中。

cleave(v.2)

“粘附,紧贴”,中古英语的 clevencleviencliven,源自古英语的 clifiancleofian,意为“紧紧粘附,依附”,也有比喻义,来自西日耳曼语的 *klibajan(同源词还有古撒克逊语的 klibon、古高地德语的 kliban、荷兰语的 kleven、古高地德语的 kleben、现代德语的 kleben,都意为“粘附,依附”),而其更早的原始印欧语词根 *gloi- 则意为“粘附”(参见 clay)。

在古英语中,这两个词的混淆较少,因为当时的 cleave(动词1)属于第二类强变化动词;但随着 cleave(动词1)的弱化,这种混淆逐渐加剧,这可能也是为什么这两个词在很大程度上被 stick(动词)和 split(动词)所取代的原因。

相关词汇

古英语中的 clæg 意思是“坚硬、粘稠的土壤;粘土”,源自原始日耳曼语 *klaijaz,这也是古高地德语的 kliwa(“麸皮”)、德语的 Kleie、古弗里斯语的 klai、古撒克逊语的 klei、中世纪荷兰语的 clei、丹麦语的 klæg(“粘土”)等词的来源。此外,古英语中还有 clæman、古北欧语的 kleima、古高地德语的 kleiman(“用粘土覆盖”)等词。

一些研究者认为,这些词可能源自一个共同的原始印欧词根,意为“泥浆;胶水”,这个词根不仅形成了“粘土”相关的词汇,还衍生出“粘合”的动词。可以比较的词汇包括拉丁语的 gluten(“胶水,蜂蜡”)、希腊语的 gloios(“粘稠物”)、立陶宛语的 glitus(“粘稠的”)、glitas(“粘液”)、古教会斯拉夫语的 glina(“粘土”)、glenu(“泥浆,粘液”)、古爱尔兰语的 glenim(“我粘附,依附”)、古英语的 cliða(“灰泥”)。不过,Beekes 指出,“并非所有的比较都令人信服”,并注意到大多数被引用的词汇都来自波罗的海-斯拉夫语系或日耳曼语系,这“暗示了欧洲的底层语言起源”。

在《圣经》中,指的是第一个人类的身体所用的材料,因此也引申为“人类身体”(尤其是指死去的身体)。作为形容词时,意为“由粘土制成”,出现在1520年代。Clay-pigeon(“陶土飞碟”)指的是用于射击运动的陶制飞碟,替代活鸟,首次出现于1881年。Feet of clay(“泥足巨人”)意指“根本缺陷”,出自《但以理书》第二章第三十三节。

在地质学和矿物学中,1805年起用来表示“岩石或宝石沿自然裂缝整齐断裂的倾向”,这个词由 cleave(动词1)和 -age 组合而成。它的普遍意义“劈开或被劈开的动作或状态”则出现在1867年。

“女性低胸服装中胸部之间的裂缝”这一含义首次记录于1946年,在《时代》杂志的一篇文章中(1946年8月5日)被定义为“Johnston Office的行业术语,用来描述分隔女演员胸部的阴影凹陷。”这一用法最早由美国公关专家约瑟夫·I·布林(Joseph I. Breen,1888-1965年)提出,他曾是制片管理局的负责人,该机构负责执行好莱坞的自我审查(1945年被埃里克·约翰斯顿取代)。布林在谈及简·拉塞尔(Jane Russell)在《亡命之徒》中的服装和姿势时,首次使用了这个术语。

广告

cleave 的使用趋势

改编自 books.google.com/ngrams/. Ngrams 数据仅供参考。

分享 "cleave"

中文翻译由AI生成。查看原文,请访问: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cleave

广告
热搜词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