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英语的 seien 源自古英语的 secgan,意为“表达、告知、讲述、叙述”。它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原始日耳曼语的 *sagjanan,意思是“说”。这个词在其他古日耳曼语言中也有类似的形式,比如古撒克逊语的 seggian、古诺尔斯语的 segja、丹麦语的 sige、古弗里斯语的 sedsa、中古荷兰语的 segghen、现代荷兰语的 zeggen、古高地德语的 sagen,以及现代德语的 sagen,它们都表示“说”。
沃特金斯认为这个词源自原始印欧语的 *sokwyo-,而这个词根 *sekw- (3) 则意为“说、表达”。在其他语言中也能找到类似的词汇,比如赫梯语的 shakiya-(“宣告”)、立陶宛语的 sakyti(“说”)、古教会斯拉夫语的 sociti(“辩护、展示”)、古爱尔兰语的 insce(“语言”)、古拉丁语的 inseque(“讲述”)。一些学者进一步认为,这个词与原始印欧语的另一个词根 *sekw- (1)(意为“跟随”)是相同的,经过语义演变,最终发展出“看见”再到“说”的含义。然而,也有人对此表示怀疑,布特坎认为“没有确凿的原始印欧语词源”。
过去式 said 发展自古英语的 segde。在古英语中,这个词也可以用作不定式表达(如 it is said)。在 shall we say 等表达中(大约1580年代),它的意思是“假设、认为”。基于这种用法,不定式 say 被用作引导词,或在句中插入,表示“假设、设想”(大约1600年)。它在口语中作为惊讶等情感的表达,出现于1830年左右。
在1930年之前,这个词作为非生命体(如钟表、标志等)的主语尚未被记录。You said it!(“你说得对”)的用法可以追溯到1919年;而 you can say that again(“你可以再说一遍”)作为表达同意的短语,出现在1925年,属于美式英语口语。You don't say (so)(“真没想到”)作为惊讶(通常带有讽刺意味)的表达,最早见于1779年。美国花卉协会的广告口号 say it with flowers 可以追溯到1918年,后来衍生出其他类似的 say it with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