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英语中的 quene 意为“杰出的女性贵族;国王的配偶”,也指“女性君主,独立统治的女性”。这个词源自古英语的 cwen,意为“女王,国家的女性统治者;妻子”。它的原始日耳曼语形式是 *kwoeniz(古撒克逊语 quan 意为“妻子”,古诺尔斯语 kvaen,哥特语 quens 皆有类似含义),是 *kwenon 的变体(该词源于 quean),而 *gwen- 则是原始印欧语根,意为“女性”。
在日耳曼语中,这个词最早的含义似乎是“妻子”,到了古英语时期,这一含义逐渐专门化为“国王的妻子”。在古诺尔斯语中,相应的词大多仍指“一位妻子”,例如 kvan-fang(婚姻,娶妻)、kvanlauss(未婚,寡妇)、kvan-riki(妻子的专横)。
从古英语晚期起,这个词也被用来指代任何被拟人化为首领或最杰出的事物,尤其是那些被视为具有女性特质的事物。到了1590年代,它开始比喻那些在某个领域中杰出或首屈一指的女性。Queen-mother(国王的遗孀,同时也是在位君主的母亲)这个词大约在1570年代出现(口语化的 queen mum 则出现在1960年)。
英语是少数几个印欧语系中,拥有一个不以“国王”词根衍生的“女王”一词的语言。其他类似的例子主要来自斯堪的纳维亚语:古诺尔斯语中的 drottning,丹麦语 dronning,瑞典语 drottning(均意为“女王”),在古诺尔斯语中也有“女主人”的意思,但这些词最终也被认为源自男性词汇,例如古诺尔斯语的 drottinn(主人)。
在国际象棋中,这个棋子(移动最灵活,因此攻击力最强)大约在1400年左右被称为“女王”。作为动词,指代“卒子”在1789年左右被用来形容那些到达对方棋盘一侧并通常变为“女王”的棋子。该词在扑克牌中出现则可追溯到1570年代。
关于蜜蜂的称呼始于1600年左右(直到17世纪晚期,人们普遍认为蜜蜂是“蜂王”;如《亨利五世》,第一幕第二场所示,但盎格鲁-撒克逊人对此有更清晰的认识,他们称之为 beomodor)。queen bee(蜂后,成熟的雌性蜜蜂,蜂巢的母亲)这一比喻用法则出现在1807年。
“女王”一词作为“男性同性恋者”(尤其是那些女性化且张扬的)含义的记录可追溯至1924年;这可能是对 quean 的误解或变体,该词早期也有类似含义,但后来变得不那么常见。自1835年起,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便被称为 Queen City(西部的女王城市)。在商业上,指代一种超大号床(但通常小于 king 床)的用法始于195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