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soap-bubble 的意思

肥皂泡;由肥皂水形成的气泡;用管吹出的肥皂泡

soap-bubble 的词源

soap-bubble(n.)

“由肥皂水形成的气泡”,特别是从管子吹出的肥皂泡,1800年起源于 soap (n.) + bubble (n.)。

相关词汇

“小水泡或其他液体的气泡,充满空气或气体”,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4世纪初,可能源自中荷兰语的 bobbel(名词)和/或中低德语的 bubbeln(动词),这些词都可能是拟声词。1590年代起,这个词被用来比喻任何缺乏坚实、实质或持久性的事物。特别是用来指代那些膨胀的市场或金融骗局,最初是在 South Sea Bubble(南海泡沫)中提到的,这个骗局大约始于1711年,并在1720年崩溃。Bubble-bath(泡泡浴)这个词记录于1937年。Bubble-shell(泡沫贝壳)则出现在1847年。

中古英语的 sope 源自古英语的 sape,意思是“肥皂,药膏”。早期,这是一种红色的染发剂,德意志部落的战士用它来染发,以制造可怕的外观。它来自原始日耳曼语的 *saipon,意为“滴落的东西,树脂”。这个词的演变也影响了中低地德语的 sepe、西弗里西亚语的 sjippe、荷兰语的 zeep、古高地德语的 seiffa 以及现代德语的 seife(都意指“肥皂”),古高地德语的 seifar(“泡沫”)以及古英语的 sipian(“滴落”)。这些词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原始印欧语的 *soi-bon-,而其词根 *seib- 则意为“倾倒,滴落,细流”。有学者认为,这个词可能也与拉丁语的 sebum(“动物脂,牛脂,油脂”)有关。

古罗马人和希腊人常用油来清洁皮肤。罗曼语族中关于“肥皂”的词(意大利语 sapone、法语 savon、西班牙语 jabon)源自晚期拉丁语的 sapo,意为“用于染发的发油”(最早在普林尼的著作中提到),这也是一个日耳曼语的借词,芬兰语的 saippua 也是如此。这个词在比喻意义上“奉承,谄媚”的用法可以追溯到1853年。

    广告

    soap-bubble 的使用趋势

    改编自 books.google.com/ngrams/. Ngrams 数据仅供参考。

    分享 "soap-bubble"

    中文翻译由AI生成。查看原文,请访问: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soap-bubble

    广告
    热搜词汇
    soap-bubble 附近的词典条目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