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stag-horn 的意思

鹿角; 一种苔藓; 一种珊瑚

stag-horn 的词源

stag-horn(n.)

也作 staghorn,1660年代,“雄鹿的角”,来自 stag (n.) + horn (n.)。到1741年作为一种苔藓;1884年作为一种珊瑚。

相关词汇

古英语中的 horn 意思是“动物的角;突出物,顶点”,也指“乐器”,最初是指用动物角制作的乐器。这词源自原始日耳曼语 *hurni-,与德语的 Horn、荷兰语的 horen、古弗里斯语的 horn、哥特语的 haurn 同源,进一步追溯则源于印欧语根 *ker- (1),意为“角;头”。

到了14世纪晚期,这个词开始用来指“新月的尖端”。后来,这个词被保留用于描述一种从狩猎号角演变而来的乐器类别,法国号就是这一类乐器的代表。自1540年代起,它也被用来形容某种两难境地;1901年起,它指代汽车的警报信号。大约1600年,这个词在俚语中被用来指代“勃起的阴茎”。1921年,它在爵士乐俚语中被用来指“小号”。1945年,这个词又被用来指代“电话”。拉丁语 cornu 的比喻意义包括“突出点,主要论点;侧翼,侧面;力量,勇气,强度”。Horn of plenty(丰饶之角)出现在1580年代。make horns at(做角状手势)意为“用手握拳,伸出两根外侧手指”作为侮辱性手势,大约出现在1600年左右。

自15世纪中期以来,这个词便象征着“戴绿帽子”(即被背叛)。人们认为受害者的头上会长出角来。这一形象在欧洲广泛流传,可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德国语言学家赫尔曼·邓格(Hermann Dunger)在其著作《德国研究》('Hörner Aufsetzen' und 'Hahnrei', "Germania" 29, 1884)中提到,这一说法源于19世纪仍然存在的一种习俗:“将阉鸡的爪子嫁接到切除的鸡冠根部,这样它们就会像角一样长出来。”(詹姆斯·黑斯廷斯,《宗教与伦理百科全书》)但这一形象也可能源于对被背叛丈夫的普遍蔑视或侮辱性手势,“他们在各个时代都成为了人们嘲笑的对象”(黑斯廷斯)。

“成年雄鹿”,特别指4到5岁的雄鹿,出现于12世纪晚期,stagge,可能源自古英语的stagga,意为“雄鹿”,其词源可追溯至原始日耳曼语的*stag-,再往前是印欧语根*stegh-,意为“刺、戳、扎”,可能因为雄鹿的角(tines)而得名。在古诺尔斯语中,这个词也用来形容雄性狐狸、雄性猫和龙;而日耳曼语的词根最初可能是指“处于壮年期的雄性动物”。

作为形容词时,“仅限于雄性”或“由雄性构成”的意思(如stag party,雄性聚会),是美国英语的俚语,首次记录于1837年(在stag dance中)。可以与bull-dance(仅由男性表演的舞蹈,1841年)对比;gander(雄鹅)也曾用于同样的意义。Stag film(色情电影)记录于1968年。stag beetle(鹿角虫,1680年代)因其分枝的下颚(mandibles)而得名,像雄鹿的鹿角。

    广告

    分享 "stag-horn"

    中文翻译由AI生成。查看原文,请访问: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stag-horn

    广告
    热搜词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