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sympathize 的意思

同情; 体谅; 感同身受

sympathize 的词源

sympathize(v.)

大约在1600年,表示“与……有同感” with,或“因他人的情感而受到影响”,这个用法源自法语 sympathiser,意为“与他人一起受苦”或“感同身受”,而这个词又源自 sympathie(参见 sympathy)。

在生理学和病理学领域,这个词的早期用法可以追溯到1590年代,主要用于描述身体部位或器官,包括心理状态。1748年起,它被用来表示“表达同情,表示哀悼”,最初是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到1828年,这个词的意义逐渐弱化,开始表示“倾向于支持或赞同”。相关词汇包括:Sympathized(同情),sympathizing(同情的)。

相关词汇

1580年代(拉丁语形式为1570年代),指“某些事物之间的亲密关系”(如身体与灵魂、人与其衣物之间的关系)。这个词来源于法语 sympathie(16世纪),直接源自晚期拉丁语 sympathia,意为“情感的共鸣、同情心”。而晚期拉丁语又源自希腊语 sympatheia,意思是“同感、情感的共鸣”。其中,sympathēs 意为“有同感的,被相似的情感所影响”,它由 syn-(意为“共同”,参见 syn-)和 pathos(意为“情感”,与 paskheinpathein(意为“受苦”)相关,源自原始印欧词根 *kwent(h)-,意为“受苦”)结合而成。

在中古英语中,这个词常用来形容一种近乎神秘的、几乎魔法般的影响力,尤其是在生理和病理学领域。比如,它被用来描述那些能通过施加在沾有伤口血迹的布料上的药物来愈合伤口的特性。

“情感上的一致性、情感或倾向的共鸣”这一含义出现在1590年代;而“对他人持有积极态度”的弱化意义则出现于1823年。“对他人痛苦的同情”这一含义约在1600年左右形成;而“与他人感受相同或相似的情感”则出现在1660年代。

在古英语中,sympathia 的翻译借用词是 efensargung(由 even,意为“同样”,和 sorrying 组合而成),与德语的 Mitgefühl 相似。Sympathy card 这一说法最早见于1916年,而更早的 deepest sympathy card 则出现在1914年。

主要是英国英语中对 sympathize(参见)的拼写;关于后缀,参见 -ize。相关词:Sympathised(同情过)、sympathiser(同情者)、sympathising(同情ing)。

1815年,指“对他人感同身受的人”,是从 sympathize(同情,感同身受)派生的名词。在20世纪,这个词常用来指代政治党派、入侵者、社会运动等。Sympathist(同情者)这个词在1819年出现;而 sympathizant(同情者)则可以追溯到1610年代。

    广告

    sympathize 的使用趋势

    改编自 books.google.com/ngrams/. Ngrams 数据仅供参考。

    分享 "sympathize"

    中文翻译由AI生成。查看原文,请访问: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sympathize

    广告
    热搜词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