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tinware 的词源

tinware(n.)

“锡制的容器或其他物品,”1701年,来自 tin (n.) + ware (n.)。

相关词汇

锡是一种高度可塑的金属,能够达到高光泽度,同时也是青铜和白铜合金的一部分。它在古英语中被称为tin,源自原始日耳曼语*tinom(这也是中荷兰语和荷兰语tin、古高地德语zin、德语Zinn、古诺尔斯语tin的词源)。这个词的起源尚不明确,根据《牛津英语词典》(1989年)显示,它在日耳曼语之外并未被发现。化学符号Sn则来自晚期拉丁语stannum(参见stannic)。

在印欧语言中,通常会有一个词专指“锡”作为原材料,而另一个词则指锡制品,比如法语中的étain, fer-blanc。锡的抗氧化特性使其成为铁器(如锅、平底锅等)的理想镀层。普林尼称锡为plumbum album,意为“白铅”,几个世纪以来,它被视为一种被铅掺杂的银,因此在比喻上也被用来表示“卑微、琐碎、毫无价值”。

“锡制容器”的意思,特别是指“用于保存肉类、水果等的罐子”,最早出现在1795年;在美国,这种用法更倾向于使用can(名词)。Tin-can作为“锡制罐”的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1770年;而作为海军俚语,指代“驱逐舰”,则出现在1937年。

在1836年,Tin被用作“钱”的俚语。Tin ear意为“缺乏音乐鉴赏力”,首次出现于1909年。在军事俚语中,tin hat指“金属头盔”,特别是钢制的弹片头盔,最早记录于1903年。Tin Lizzie指“福特汽车,尤其是T型车”,最早出现在1915年。

“制造的商品,提供销售的商品”,晚期古英语 waru “商品”,亦指“保护,守卫”,因此可能最初意为“关心的对象,保管的物品”,源自原始日耳曼语 *waro(也源自瑞典语 vara,丹麦语 vare,古弗里西语 were,中荷兰语 were,荷兰语 waar,中高德语,德语 ware “商品”),来自印欧语根 *wer- (3) “感知,警惕”。

A collective noun used generally in composition with the name of the material, or a term relating to the characters of the articles or the use to which they are put, as: chinaware, tinware, hardware, tableware. [Century Dictionary]
通常作为集合名词,通常与材料名称或与物品特性或用途相关的术语组合,如:chinawaretinwarehardwaretableware。[世纪词典]

通常为 wares,除非在此类复合词中。Wild-ware(14世纪晚期)指野生动物的毛皮、皮毛和皮肤作为商品。Lady ware 是17世纪一个幽默的委婉语,指“女性的私密部位”(但有时也指“男性生殖器”),中英语中有 ape-ware “欺骗性或虚假的商品;把戏”(13世纪中期)。

    广告

    分享 "tinware"

    中文翻译由AI生成。查看原文,请访问: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tinware

    广告
    热搜词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