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英语中的 wal 指的是“围绕城镇、城堡等的直立防御性结构,通常是石制的”,同时也用于标示边界。这一词源自古英语的 weall,在盎格鲁方言中则是 wall,意指“城墙、堤坝、土工结构”,包括自然和人造的防御工事,如“坝、悬崖、岩石海岸”,以及“城市的防御工事”或“建筑物的侧面”。
这个词是从拉丁语 vallum 借来的,原意是“由木桩支撑的土石强固防御墙,或一排木桩”。可能源自 vallus,意为“木桩”,而这个词又可能来自原始印欧语 *walso-,意为“柱子”。De Vaan 认为 vallus 是 vallum 的派生词,并提到希腊语中表示“钉子”的词可能是同源词,虽然这种说法并不十分有力。
到公元1200年左右,这个词开始用于指代“房屋、教堂或其他建筑物内部的隔断”。英语中用一个词来表达这个概念,而许多其他语言则有两个词,比如德语中的 Mauer(指“城镇、堡垒等的外墙”,也用于指代曾经的柏林墙)和 wand(指“建筑物内的隔断墙”)。这种区分在意大利语(muro/parete)、爱尔兰语(mur/fraig)、立陶宛语(mūras/siena)等语言中也存在,但并不总是严格遵循。拉丁语中表示“防御墙”的词是 murus(参见 mural)。
古撒克逊语、古弗里斯语、中低德语和中荷兰语中的 wal 也源自拉丁语。瑞典语的 vall 和丹麦语的 val 则来自中低德语。
该词在解剖学上的用法始于14世纪晚期。它在古英语中也有“障碍、阻碍”的比喻意义,尤其是指人时,常用来形容“保护者、捍卫者”。到公元1300年左右,这个词逐渐泛指任何强壮、坚固或坚定的人或物。14世纪晚期,它还被用来形容某种无知或无感的事物。到13世纪中期,它专门指代城市城墙的宽阔平坦部分,通常是人们散步、值班或展示斩首人头等活动的场所。
短语 give (someone) the wall(“让某人走在(较干净的)墙边”)起源于1530年代。turn (one's) face to the wall(“准备死去”)则出现在1570年代。
短语 up the wall(“生气、疯狂”)始于1951年;off the wall(“不正统、非传统”)记录于1966年,最初是美国学生俚语。go over the wall(“逃跑”,最初指监狱逃脱)则出现在193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