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13世纪中期,dragoun,一种在许多民族和文化中都很常见的神话动物,源自古法语的dragon,直接借自拉丁语的draconem(主格为draco),意为“巨蛇,龙”。这个词又源于希腊语的drakon(属格为drakontos),意指“蛇,巨型海洋生物”,可能源自drak-,这是derkesthai(“清晰地看见”)的强变化不定式词干,来自原始印欧语的*derk-,意为“看见”。这个词的演变也影响了其他语言,比如梵语的darsata-(“可见的”)、古爱尔兰语的adcondarc(“我看见了”)、哥特语的gatarhjan(“描述”)、古英语的torht和古高地德语的zoraht(“光明,清晰”),以及阿尔巴尼亚语的dritë(“光”)。
或许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具有(致命)目光的生物”或“具有(麻痹)视力的生物”。小龙被称为dragonets(约公元1300年)。女性形式dragoness在1630年代被记录。已经不再使用的drake(名词2)“龙”是对同一词的早期借用,而后来的另一种形式dragoon则有不同的含义。在圣经中,这个词通常用来指代体型巨大、凶猛的生物,翻译自希伯来语的tannin(“巨型海怪”),也包括tan,一种现在被认为是豺狼的沙漠哺乳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