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移除广告吗?登录查看更少的广告,并成为会员以移除所有广告。
1670年代的俚语,起源不明。可能是学童对拉丁语 flagellare(意为“鞭打”)的缩写(参见 flagellum);《世纪词典》认为可能源自一种低地德语,意指“日常使用的简单词汇,但早期的痕迹已经消失”。《牛津英语词典》则认为它可能是拟声词。从1800年起开始出现比喻用法。相关词汇:Flogged(被鞭打),flogging(鞭打)。
同样来自于: 1670s
“长的、像睫毛一样的附属物”,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837年,源自拉丁语 flagellum,意思是“鞭子、鞭笞”,也可以引申为比喻用法。它是 flagrum(“鞭子”)的 diminutive(小词形式),而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原始印欧语词根 *bhlag-,意为“打击”。这个词根还衍生出拉丁语的 flagitium(“可耻的行为、激情的举动、丢脸的事情”)、flagitare(“强求、急切地要求”)。在古诺尔斯语中,有 blakra(“用翅膀扑动”)、blekkja(“欺骗、施加影响”)等词;而立陶宛语中则有 blaškau、blaškyti(“来回摆动”)等表达。
1793年,源自动词 flog 的名词形式。早些时候,类似意思的词是 floggation(1680年代)。
中文翻译由AI生成。查看原文,请访问: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f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