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moonstruck 的意思

心神恍惚; 疯狂; 受月光影响

moonstruck 的词源

moonstruck(adj.)

“受月光影响而精神或健康出现问题;疯癫,精神错乱”,这个词出现在1670年代,由 moon(名词)和 struck(参见 strike(动词))组合而成。可以与希腊语的 selenobletos 进行比较。有关含义,参见 moon(动词)。这个词可能是米尔顿在《失乐园》中创造的。

相关词汇

“每月围绕地球旋转的天体”,中世纪英语中是 mone,源自古英语 mona,再往前追溯到原始日耳曼语 *menon-(与古撒克逊语和古高地德语的 mano、古弗里斯语的 mona、古北欧语的 mani、丹麦语的 maane、荷兰语的 maan、德语的 Mond、哥特语的 mena 同源,均意为“月亮”)。这个词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原始印欧语 *me(n)ses-,意为“月亮,月份”(与梵语 masah “月亮,月份”;阿维斯陀语 ma、波斯语 mah、亚美尼亚语 mis “月份”;希腊语 mene “月亮”,men “月份”;拉丁语 mensis “月份”;古教会斯拉夫语 meseci、立陶宛语 mėnesis “月亮,月份”;古爱尔兰语 mi、威尔士语 mis、布列塔尼语 miz “月份”同源)。这个词的词根 *me- (2) 意为“测量”,与月亮的周期性变化相关,因为古人常以其作为时间的测量标准。

在古英语中是一个阳性名词。在希腊语、意大利语、凯尔特语和亚美尼亚语中,相关词汇现在仅意指“月份”。希腊语的 selēnē(莱斯博斯方言 selanna)源自 selas,意为“光,光亮(天体的光辉)”。古北欧语中也有 tungl(“在散文中取代 mani” - Buck),显然是一个更古老的日耳曼语词汇,意指“天体”,与哥特语的 tuggl、古英语的 tungol(“天体,星座”)同源,但其具体起源或联系尚不明确。因此,古北欧语中还有 tunglfylling(“月相”)、tunglœrr(“月亮的”形容词,意为“与月亮相关的”)。

Moon 这个词在1665年被扩展用于其他行星的卫星。到1590年代,它被用作形容那些难以到达的地方或难以获得的事物。其“一个月,月亮围绕地球公转的周期”这一含义出现在14世纪晚期。

20世纪60年代的登月竞赛和美国航天计划激发了许多新词的创造,包括那些对其潜在益处持怀疑态度的人所创造的 moondoggle(基于 boondoggle)。

早在14世纪初,man in the moon(“月亮中的人”)这一说法就已出现,指的是在满月盘面上看似有人影。传说中,他手里提着一捆荆棘,并伴有一只狗。然而,一些日本人则在月亮中看到了一个制作年糕的兔子。old moon in the new moon's arms(1727年)指的是新月期的月亮,此时整个月亮在地球的反射光下微弱可见。

中古英语的 striken 源自古英语的 strican(过去式 strac,过去分词 stricen),意为“轻轻掠过、抚摸、抚平、擦拭”(这些意思现在已不常用),也有“走、移动、前进、继续前行”的意思。这些词的共同来源是原始日耳曼语的 *strikanan,与古北欧语的 strykva(“抚摸”)、古弗里斯语的 strika、中古荷兰语的 streken、现代荷兰语的 strijken(“抚平、抚摸、擦拭”)、古高地德语的 strihhan、现代德语的 streichen 等词同源。它们都源自原始印欧语根 *strig-,意为“擦、摩擦、按压”(参见 strigil)。

这个词与 streak(名词)和 stroke 有关系,可能在意义发展上受到了古北欧语 striuka 的影响。表达“前进、继续”的意思在短语 strike for(“朝某方向前进”)中得以保留。

这个词作为及物动词“击打”的意思在14世纪初期发展而来。14世纪中期起,它还被用来表示“碰撞、撞击”;14世纪中后期又引申为“用锤子击打”;而“用投射物击中”则出现在14世纪晚期。短语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约1560年代)源自铁匠的工作场景。

“取消或删去”(如用笔划掉)这一意义在14世纪晚期开始出现。15世纪中期,它还被用来表示“达成或完成”(如协议等)。短语 strike a balance(“达成平衡”)源于“结算账目”(约1530年代)。

表示“通过击打或摩擦产生火花或火焰”(如用打火石)这一意思在15世纪中期出现;关于火柴的用法则出现在1880年。14世纪晚期起,它也被用来形容闪电等自然现象;而15世纪20年代起,则用于描述疾病的爆发;1570年代起,开始用于上帝的惩罚。

15世纪中期起,这个词还被用来表示“用力击打某物,通常是硬币”等,从而引申出“在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强烈打动某人”(约1610年代)的比喻意义。

在钟表领域,表示“报时”(不及物动词)这一用法出现在15世纪初,源于锤子敲击钟声的过程;而“使(钟声)响起”(特定时间报时)这一及物用法则出现在1510年代。

短语 strike a pose(“摆姿势”)、attitude(“态度”)等中,表示“坚定地摆出某种姿势或态度”这一意义出现在1825年。表示“意外发现或遇到”(如石油、创意等)的用法则出现在1835年,尤其是在淘金、打井等领域,因此衍生出短语 strike it rich(“发大财”,约1854年)。

在棒球运动中的用法出现于1853年,但其意义发生了逆转(参见 strike(名词))。

“罢工”这一意义始于1768年,可能源于工人“停工”或“放下工具”的概念,或是威胁性或强制性行为的暗示,也可能源于水手们在拒绝出海时会“降下”(striking)船帆的习惯,这一用法保留了原始意义“使平坦、光滑”。

在早期13世纪,strike(“降下”)主要指“降下船帆”,后来也用于降下旗帜以示尊敬,但后来又引申为投降或屈服的象征。因此,这个词也被用来表示“降下帐篷”(1707年)、舞台布景等。

大约在1600年,最初的意思是“暴露在月光下”;后来在1836年演变为“闲逛、漫无目的地游荡或沉思凝视”,到了1848年又进一步发展为“无精打采地移动”,这可能与moonstruck中的概念相似。1968年,这个词在美国学生俚语中被用来表示“翘起臀部”,其来源于moon (n.)(1756年意为“臀部”),可能是因为“圆形的苍白”这一联想[Ayto]。更多信息请参见moon (n.)。相关词汇包括Moonedmooning

    广告

    moonstruck 的使用趋势

    改编自 books.google.com/ngrams/. Ngrams 数据仅供参考。

    分享 "moonstruck"

    中文翻译由AI生成。查看原文,请访问: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moonstruck

    广告
    热搜词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