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移除广告吗?登录查看更少的广告,并成为会员以移除所有广告。
14世纪晚期,指“缺乏教养或礼仪,粗野”;约公元1400年,又指“朴素,缺乏艺术性”,源自 rude(形容词)+ -ness。从1530年代起,开始用来指“失礼,粗鲁”。Rudeship(15世纪中期)也曾用来表示“缺乏温柔,粗糙”。
同样来自于: late 14c.
在13世纪晚期,“粗糙、未加工、表面粗糙”主要用来形容表面,源自古法语 ruide(13世纪),直接来自拉丁语 rudis,意为“粗糙、原始、未开化”。这个词的词源尚不明确,但与 rudus(“碎石、 rubble”)有关。一般认为,它可能与拉丁语 rufus(“红色”)同源(可以参考 rufous),通过“生肉”(“红色”肉)的概念演变而来。然而,de Vaan 指出,“在 rudis 或 rudus(‘碎石’)中根本没有‘红色’的含义,因此这种从‘粗糙(肉)’到‘粗糙’的转变说法并不成立。”
“粗鲁、不文明、缺乏教养、无知”这些意思大约出现在14世纪中期;有时也用来形容行为或动作,意指“暴力、粗暴”。“出身低微、平民、谦卑”这一含义则出现在14世纪晚期。表示“缺乏礼貌、违反礼仪要求”的意思可能出现在14世纪晚期,至少在16世纪时已被广泛使用,但与早期的“未精炼、缺乏教养”含义难以区分。
在牙买加俚语中,Rude boy(也可以简化为 Rudie)的用法可以追溯到1967年。比喻短语 rude awakening 则出现在1895年。
这个词缀用于构成名词,表示动作、性质或状态,通常附加在形容词或过去分词后,形成抽象名词。它源自古英语的 -nes(s),可以追溯到原始日耳曼语的 *in-assu-(相关词:古撒克逊语 -nissi,中古荷兰语 -nisse,现代荷兰语 -nis,古高地德语 -nissa,现代德语 -nis,哥特语 -inassus)。这个词缀由 *-in-(最初属于名词词干)和 *-assu-(抽象名词后缀)构成,可能与拉丁语的 -tudo(参见 -tude)同源。
中文翻译由AI生成。查看原文,请访问: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rude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