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rudesby 的意思

无礼的人; 粗鲁的家伙

rudesby 的词源

rudesby(n.)

“无礼的人,喧闹的家伙”,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560年代,起初是个戏谑性的姓氏,来源于 rude 加上 -by,这个后缀在地名(因此也在姓氏中)中很常见,比如 GrimsbyRigbyCatesby。类似的幽默构造还有 idlesby(懒惰的人,1610年代)、sneaksby(卑鄙、偷偷摸摸的人,1570年代)、suresby(16世纪)、lewdsby(1590年代)、nimblesby(1610年代),以及 wigsby(1785年)。

相关词汇

在13世纪晚期,“粗糙、未加工、表面粗糙”主要用来形容表面,源自古法语 ruide(13世纪),直接来自拉丁语 rudis,意为“粗糙、原始、未开化”。这个词的词源尚不明确,但与 rudus(“碎石、 rubble”)有关。一般认为,它可能与拉丁语 rufus(“红色”)同源(可以参考 rufous),通过“生肉”(“红色”肉)的概念演变而来。然而,de Vaan 指出,“在 rudisrudus(‘碎石’)中根本没有‘红色’的含义,因此这种从‘粗糙(肉)’到‘粗糙’的转变说法并不成立。”

“粗鲁、不文明、缺乏教养、无知”这些意思大约出现在14世纪中期;有时也用来形容行为或动作,意指“暴力、粗暴”。“出身低微、平民、谦卑”这一含义则出现在14世纪晚期。表示“缺乏礼貌、违反礼仪要求”的意思可能出现在14世纪晚期,至少在16世纪时已被广泛使用,但与早期的“未精炼、缺乏教养”含义难以区分。

在牙买加俚语中,Rude boy(也可以简化为 Rudie)的用法可以追溯到1967年。比喻短语 rude awakening 则出现在1895年。

古英语中的 be-(非重读)或 bi(重读)表示“靠近、在……旁边、在……期间、关于……”,源自原始日耳曼语的 *bi,意为“围绕、关于”。在复合词中,这个前缀常常只是起到强调作用(同源词还有古撒克逊语和古弗里斯语的 bi,意为“在……旁边”,中世纪荷兰语的 bie,现代荷兰语的 bij,德语的 bei,以及哥特语的 bi,都表示“在……附近”)。它的更早来源可以追溯到原始印欧语的 *bhi,是词根 *ambhi-(意为“围绕”)的简化形式。

大约在公元1300年,这个词作为副词出现,意为“靠近、近在咫尺”。

《牛津英语词典》(第二版纸本)将其作为介词列出了38种不同的用法。最初,它是一个表示地点的副词性词素,这一用法在地名中依然存在,比如 Whitby(惠特比)、Grimsby(格里姆斯比)等地名。此外,还可以与 rudesby 进行比较。古英语中,这个词还可以省略使用,表示“次要的方向”或“次要的路线”,与 main(主要的)相对,比如在 byway(小路)中。此外,by-blow(私生子,1590年代)和中古英语中的 loteby(情妇,来自已废弃的 lote,意为“潜伏、藏匿”)也可以作为例子。这个用法同样体现在短语 by the by(顺便提一下,1610年代)中。

By the way 字面意思是“沿着道路”(公元1200年左右),因此引申为“顺便提及”,并在1540年代被用来引入与主题无关的附带观察(“顺便说一句”)。在古英语中,by 还可以表示“在某物或某人面前”,因此“发誓效忠某物或某人”可能最初的意思就是“在……的见证下”。短语 by and by(14世纪初)最初意为“一个接一个”,其中的 by 显然表示“顺序”或“接续”;而现代意义上的“过一会儿”则出现在1520年代。

By and large(大体上,1660年代)最初是航海术语,意为“顺风航行和逆风航行”,因此可以理解为“先朝一个方向,再朝另一个方向”。这个短语源自航海表达 large wind,指的是一种有利于船只航行的风,能够使船只顺利驶离航线。

广告

rudesby 的使用趋势

改编自 books.google.com/ngrams/. Ngrams 数据仅供参考。

分享 "rudesby"

中文翻译由AI生成。查看原文,请访问: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rudesby

广告
热搜词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