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或动物的腿”,特别是“从膝盖到脚踝的部分”,源自古英语 sceanca,意指“腿、胫部、胫骨”,具体指从膝盖到脚踝的部分。这一词汇可以追溯到原始日耳曼语 *skunkia-,可能字面意思是“那部分会弯曲的东西”,其根源来自印欧语系词根 *skeng-,意为“弯曲的”。这个词的演变也与古诺尔斯语的 skakkr(意为“歪曲的、扭曲的”)和希腊语的 skazein(意为“跛行”)相关。
从15世纪末起,这个词开始被用来指“钉子或针的直部分”。1680年代起,它又被用来描述“工具或仪器中连接操作部分与手柄的部分”。而在1828年,这个词还被赋予了俚语意义,指“任何事物的后半部分或末尾”。
幽默地称呼 shank's mare(“自己的腿作为交通工具”)的用法可以追溯到1774年,当时写作 shanks-naig。
与之相关的日耳曼语词汇包括中低地德语的 schenke 和现代德语的 schenkel,均意为“胫部、腿”。
在高尔夫球中,“用球杆的后 heel 部位击球”,这个说法在1927年出现,来源于 shank(名词)。相关词汇有 Shanked(已击中后 heel 部位)、shanking(击中后 heel 部位的动作)。早期还用作“逃跑”或“迅速离开”(1774年,苏格兰语),以及“毫不客气地送走”(1816年,同样是苏格兰语)。
中文翻译由AI生成。查看原文,请访问: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sh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