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leg 的意思

腿; 腿部; 小腿

leg 的词源

leg(n.)

这个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3世纪晚期,可能源自斯堪的纳维亚语,尤其是古诺尔斯语中的 leggr,意为“腿,手臂或腿的骨头”。它源自原始日耳曼语 *lagjaz,与丹麦语 læg、瑞典语 läg(意为“腿部的小腿”)同源,但这个词的更深层次的联系并不明确。或许它源自一个意为“弯曲”的原始印欧词根 [Buck]。在古诺尔斯语中,这个词的含义与德语中的 Bein(意为“腿”)相似,而在古高地德语中则有“骨头,腿”的意思(参见 bone (n.))。这个词取代了古英语中的 shank (n.),后者同样可能源自一个意为“弯曲”的词根。

与手臂、腿或鳍的区别在于,它通常用于支撑。自1650年代起,这个词被用来描述三角形的边(翻译自希腊语 skelos,字面意思是“腿”)。1670年代起,它被扩展用于描述家具的支撑部分。1570年代,这个词还被用来指代“覆盖腿部的裤子部分”。到1870年代,作为形容词时,它带有了一种暗示性的含义,常用于艺术展示中,尤其是聚焦于女性形态的表演,比如剧院行话中的 leg-piece 和俚语 leg-business(意为“芭蕾舞”)。

1920年,这个词被引申为“旅程或比赛的一个阶段或部分”,最初源自航海术语,指的是船只在迎风航行时单次航行的距离(1867年),通常被称为 long legshort leg 等。俚语 shake a leg 最早出现在1869年,意为“跳舞”,到1880年则引申为“快点”。短语 on (one's) last legs(意为“濒临死亡”)起源于1590年代,形象地表达了某物作为支撑,帮助人们继续前行的概念。take leg bail 则是1774年流行的俚语,意为“逃跑”。而 Legs(意为“持久成功的能力,坚韧不拔的精神”)则出现在1970年代的娱乐圈俚语中。

leg(v.)

“使用腿部;行走或奔跑”,大约在1500年(通常以it开头)。这个表达源自leg(名词)。

相关词汇

中古英语的 bon 源自古英语的 ban,意思是“骨头、牙齿、构成骨骼的硬动物组织;骨骼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原始日耳曼语形式是 *bainan,与古弗里斯语和古萨克逊语的 ben、古诺尔斯语的 bein、丹麦语的 ben、德语的 Bein 同源。哥特语中没有这个词,日耳曼语以外也没有相关词汇(其共同的原始印欧词根是 *ost-)。诺尔斯语、荷兰语和德语的同源词通常指的是“腿部的骨骼”,在现代德语中这是主要含义,但英语似乎从未有过这个意思。

短语 work (one's) fingers to the bone 出现于1809年。短语 have a bone to pick(大约1560年代)形象地描绘了一只狗费力地啃咬骨头(pick a bone 意为“通过啃咬剥离骨头”可追溯至15世纪末);而 bone of contention(1560年代)则形象地描述了两只狗为一根骨头争斗的场景,这些意象似乎有些交融。还可以参考 bones

Bone-china(骨瓷)是指混合了骨粉的瓷器,这个名称出现于1854年。Bone-shaker(颠簸车,1874年)是指早期自行车的一个旧称,那时还没有橡胶轮胎。

“人或动物的腿”,特别是“从膝盖到脚踝的部分”,源自古英语 sceanca,意指“腿、胫部、胫骨”,具体指从膝盖到脚踝的部分。这一词汇可以追溯到原始日耳曼语 *skunkia-,可能字面意思是“那部分会弯曲的东西”,其根源来自印欧语系词根 *skeng-,意为“弯曲的”。这个词的演变也与古诺尔斯语的 skakkr(意为“歪曲的、扭曲的”)和希腊语的 skazein(意为“跛行”)相关。

从15世纪末起,这个词开始被用来指“钉子或针的直部分”。1680年代起,它又被用来描述“工具或仪器中连接操作部分与手柄的部分”。而在1828年,这个词还被赋予了俚语意义,指“任何事物的后半部分或末尾”。

幽默地称呼 shank's mare(“自己的腿作为交通工具”)的用法可以追溯到1774年,当时写作 shanks-naig

与之相关的日耳曼语词汇包括中低地德语的 schenke 和现代德语的 schenkel,均意为“胫部、腿”。

广告

leg 的使用趋势

改编自 books.google.com/ngrams/. Ngrams 数据仅供参考。

分享 "leg"

中文翻译由AI生成。查看原文,请访问: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leg

广告
热搜词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