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skim 的意思

撇去表面物质;略读;快速浏览

skim 的词源

skim(v.)

早在15世纪,skimmen这个词就出现了,意思是“通过滑动动作从液体表面撇去浮渣,清除液体中的杂质”。与之相关的名词skimmer(指用于此目的的工具)则可以追溯到14世纪晚期。这个词源于古法语的escumer,意为“去除浮渣”,而escume(现代法语为écume)则意指“浮渣”。它的词源可以追溯到日耳曼语(例如古高地德语的scum和现代德语的Schaum,具体可参见scum)。

1610年代,这个词又发展出“将石头投掷到水面上使其跳跃”的意思。1650年代,它被用来形容“轻快地在表面滑动”,这一意义与液体表面的滑动动作密切相关。1799年,这个词还被用来表示“草草浏览,轻轻翻阅(印刷材料)”。相关词汇包括Skimmed(已撇去浮渣)和skimming(正在撇去浮渣)。

相关词汇

14世纪初,指“液体表面的泡沫、浮沫或薄层”,这个意思在scomour(意为“撇沫子,浅勺子,用于去除浮沫”)中有所体现。它源自中世纪荷兰语的schume(意为“泡沫、浮沫”),而这又来自原始日耳曼语的*skuma-(同源词还有古诺尔斯语的skum、古高地德语的scum、现代德语的Schaum,都意指“泡沫、浮沫”)。这个词可能源自印欧语根*(s)keu-,意为“覆盖、掩盖”,暗指“覆盖水面的东西”。

特别是在14世纪晚期,它还专指“液体沸腾时浮现的杂质泡沫或多余物质”。因此,它逐渐演变为任何形式的杂质泡沫,最终的含义变成了“污垢的薄膜”,甚至简化为“污垢、肮脏”。“人类最底层”这一含义出现在1580年代;而scum of the Earth这一说法则可以追溯到1712年。这个日耳曼词汇被罗曼语族吸收(如古法语的escume、现代法语的écume、西班牙语的escuma、意大利语的schiuma)。作为动词,“去除浮沫”这一用法出现在14世纪晚期。

这种柔软的白色粘土,1784年开始使用;1789年起指“用烤制的海泡石粘土制作的烟斗”,源自德语 Meerschaum,字面意思是“海泡”,因其泡沫状的外观而得名;来自古高地德语 mari 意为“海”(参见 mere (n.1))+ scum 意为“泡沫”(参见 skim (v.))。这是拉丁语 spuma maris 的借译,据信又是希腊语 halos akhne 的借译,源自波斯语 kaf-i-darya

广告

skim 的使用趋势

改编自 books.google.com/ngrams/. Ngrams 数据仅供参考。

分享 "skim"

中文翻译由AI生成。查看原文,请访问: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skim

广告
热搜词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