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tulipomania 的词源

tulipomania(n.)

“对郁金香球茎的种植或购买的狂热,” 特别是在1630年代荷兰所有阶层中盛行的那种狂热,许多人因此破产;1710年,来自 tulip + mania,带有连接元音,并比较法语 tulipomane。荷兰术语是 tulpenhandel。相关词: Tulipomaniac

相关词汇

在14世纪晚期,“精神错乱,表现为兴奋和妄想”。这个词源于晚期拉丁语的 mania,意指“疯狂,精神失常”,而其更早的来源则是希腊语的 mania,意思是“疯狂,狂热;热情,灵感的狂热;疯狂的激情,愤怒”。这个词与 mainesthai(发怒,疯狂)、mantis(先知,预言者)、menos(激情,精神)等词相关,它们的起源尚不明确,可能源自原始印欧语的 *mnyo-,这是 *men-(“思考”)的派生形式,通常用来描述与思维或精神状态相关的特质。

Mania is manifested by psychic elevation, increased motor activity, rapid speech and the quick flight of ideas. [Scientific American, September 1973]
精神病的表现包括情绪高涨、运动活动增加、语言表达迅速以及思维飞跃。——《科学美国人》,1973年9月

到了17世纪80年代,这个词还引申出了“狂热,癖好,类似于精神病的热情,急切或无法控制的欲望”之意,源自法语的 manie。在中古英语中,有时被本土化为 manye。自16世纪起,这个词开始作为复合词的第二部分,用来表达特定类型的“疯狂”,例如 nymphomania(女癖症,1775年)、kleptomania(盗窃癖,1830年)、megalomania(自大狂,1890年)。这些词最初出现在医学拉丁语中,模仿希腊语的构词方式,后者也有一些类似的复合词,主要是在古典时期之后,如 gynaikomania(女癖症)、hippomania(马癖)等。

郁金香是一种著名的园艺植物,春天开花,花朵呈倒钟形,颜色鲜艳。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570年代,通过荷兰语或德语的 tulpe,法语的 tulipe(意为“郁金香”,16世纪),最终源自土耳其语的 tülbent,意思是“头巾”或“纱巾”,而这个词又来自波斯语的 dulband,意为“头巾”。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人们觉得郁金香的花朵与头巾有些相似。

郁金香从土耳其传入欧洲,已知的最早栽培实例是在1559年,位于德国奥格斯堡的约翰·海因里希·赫尔瓦特的花园中。1587年后,由克鲁修斯在荷兰推广。意大利语的 tulipano、西班牙语的 tulipan保留了土耳其语的完整形式,但在德语等日耳曼语中,-an常常被误认为是后缀,因此被省略了。

tulip tree(1705年),一种高大的北美木兰,被称为郁金香树,因为它的花朵形状像郁金香。其木材被称为 tulip-wood(1843年),常被家具匠使用。

    广告

    分享 "tulipomania"

    中文翻译由AI生成。查看原文,请访问: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tulipomania

    广告
    热搜词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