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Macbeth 的意思

麦克白;莎士比亚的悲剧;与厄运和巫术相关的传说

Macbeth 的词源

Macbeth

这个名字是一个男性专有名词,源自盖尔语,字面意思是“生命之子”。与莎士比亚的《麦克白》相关的厄运传说,始于1896年,提到的一个事件发生在1885年,并且据说这种传统可以追溯到“现代记忆所能追溯的最远处”。这种迷信最初似乎特别与女巫的场景有关,这些场景在19世纪的演出中被大力渲染,尤其是马修·洛克17世纪创作的女巫歌曲伴奏音乐,这段音乐在19世纪几乎是每场演出都要演奏的。

It is strange how the effect of this music has exerted such a long surviving influence on members of the dramatic profession. It is still considered most unlucky to sing, hum, or whistle the witch airs in the theatre except in the ways of business. [Young-Stewart, "The Three Witches," in The Shakespearean, Sept. 15, 1896]
奇怪的是,这段音乐对戏剧界人士产生了如此持久的影响。除了在正式演出中,剧院里唱、哼或吹女巫曲调仍然被认为是极其不吉利的。[杨-斯图尔特,《三位女巫》,发表于《莎士比亚研究》,1896年9月15日]
If you number an actor or actress among your friends, and desire to retain his or her friendship, there are three things you positively must not do, especially if the actor is of the old school. Do not whistle in the theatre, do not look over his shoulder into the glass while he is making up, and do not hum the witch's song from "Macbeth." ... [O]lder actors would almost prefer to lose their salary than go on in "Macbeth" on account of this song. They believe that it casts spells upon the members of the company. ["Some Odd Superstitions of the Stage," Theatre magazine, July 1909]
如果你有一位演员朋友,并希望保持这段友谊,有三件事你绝对不能做,尤其是如果这位演员是老一辈的。不要在剧院里吹口哨,不要在他化妆时从他肩膀上看镜子,也不要哼唱《麦克白》的女巫歌曲。……老一辈的演员宁愿失去薪水,也不愿意因为这首歌而在《麦克白》中演出。他们相信这首歌会对剧组成员施加魔咒。[《舞台上的一些奇怪迷信》,《剧院杂志》,1909年7月]

相关词汇

古英语中的 brecan 意思是“将固体物质猛烈地分裂成碎片或部分;伤害、违反(承诺等)、摧毁、削减;闯入、冲入;突然出现、跳出;征服、驯服”(属于第四类强变化动词,过去式为 bræc,过去分词为 brocen)。这个词源自原始日耳曼语 *brekanan,与古弗里斯语 breka、荷兰语 breken、古高地德语 brehhan、德语 brechen 和哥特语 brikan 同源,最终源自印欧语根 *bhreg-,意为“打破”。

这个词与 breach(名词)、brake(名词1)、brick(名词)密切相关。古英语中的过去式 brake 现已过时或显得古老;过去分词通常是 broken,但简化形式 broke 从14世纪起就有记录,并在17世纪至18世纪期间“极为常见”[OED]。

在古英语中,这个词最初多用于描述骨头的断裂。过去也用于形容布、纸等物品的破损。14世纪晚期起,它还引申出“通过破坏某种封闭物逃脱”的意思。12世纪晚期,这个词开始用于不及物动词,表示“在某种力量作用下分裂成碎片或部分”。15世纪晚期,它又引申出“减少、削弱”的含义。13世纪初期,它被用来表示“首次部分性披露”。1741年起,这个词被用来描述“以某种方式破坏连续性或完整性”。至1882年,它又专门指代“将硬币或纸币兑换成较小面额的货币”。

自13世纪初起,这个词开始用于描述心脏(不及物动词);而 break (someone's) heart 则出现在14世纪晚期。Break bread(分享食物)同样起源于14世纪晚期。Break ground(开工)最早出现在17世纪,最初意为“挖掘、耕作”,而从1709年起,它又被引申为“开始实施计划”。Break the ice(打破初次见面的拘谨)大约出现在1600年,形象地描绘了陌生人相遇时的“冷漠”。Break wind 则可追溯至16世纪50年代。至于 break (something) out(1890年代)可能源自码头工作,形象地描述了在卸货前解放货物的过程。

在戏剧界,break a leg(祝好运)的讽刺性表达大约出现在1948年,但据说早在1920年代就已流行。这一表达在德语中有类似的说法,如 Hals- und Beinbruch(“祝你脖子和腿都折断”),意为祝好运;意大利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 in bocca al lupo(“愿你在狼口中”)。这反映了这一行业的高度迷信(参见 Macbeth)。根据 Farmer & Henley 的说法,17世纪时,这个表达曾被用作委婉语,专指女性“生下私生子”。

约1400年,“有能力控制命运”,在weird sisters中,来自weird (n.) “使事件发生或决定其进程的力量;注定要降临于某人的事物”;源自古英语wyrd “命运,机会,运气;宿命;命运女神”。现代意义源自weird sisters,而非直接源自古英语词汇,词源上意为“那将发生的事”。

它被重建为源自原始日耳曼语*wurthiz(也源自古撒克逊语wurd,古高地德语wurt “命运”,古诺尔斯语urðr “命运,三位命运女神之一”),本身被重建为源自原始印欧语*wert- “转动,缠绕”(也源自德语werden,古英语weorðan “变成”),来自词根*wer- (2) “转动,弯曲”。对于从“转动”到“变成”的意义发展,比较口语短语turn into “变成”。

“不可思议,超自然”的意义从中古英语中weird sisters对三位命运女神、帕尔卡女神或诺恩女神(在日耳曼神话中)的使用中发展而来,这些女神控制着人类的命运。她们的外貌被描绘得奇怪或可怕,如在《麦克白》中(特别是在18和19世纪的制作中)。

现代形容词用法,无需sisters,在19世纪初出现。托德对约翰逊词典的补充(1818年)将其定义为“精通巫术”。雪莱可能是第一个在印刷中一致使用它作为“超自然,不可思议”的人:

                 In lone and silent hours,
When night makes a weird sound of its own stillness,
["Alastor"]
                 在孤独和寂静的时光里,
当夜晚使自己的寂静发出奇异的声音时,
[《阿拉斯托尔》]

随后出现了“奇怪的,异样的,令人不安的不同”的弱化意义(1820年)。另见Macbeth。相关词:Weirdlyweirdishweirdness

作为动词,“通过巫术或魔法改变”。更早的中古英语中be weirded意为“被预定或宿命所决定”。

    广告

    Macbeth 的使用趋势

    改编自 books.google.com/ngrams/. Ngrams 数据仅供参考。

    分享 "Macbeth"

    中文翻译由AI生成。查看原文,请访问: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Macbeth

    广告
    热搜词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