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公元1200年,英语中出现了一个无主语的表达方式,hit semeth(即it seems),意思是“看起来(某事如此)”。这个结构不仅可以用于描述状态,还可以与形容词或短语搭配,表示“似乎是(某种状态),看起来像(某种样子)”。它源自古诺尔斯语的soema,意为“尊重;容忍;遵循(社会规范等)”,这个动词又源自形容词soemr,意思是“合适的”或“恰当的”。
语言学家们推测,这个表达可能源自原始日耳曼语的*somiz,它的其他变体包括古英语的som(“一致,和解”)、seman(“调解,调和”),以及中古英语的semen(“解决争端”),字面意思是“使成为一体”。古丹麦语的söme则表示“合适或得体”。这些词汇都可以追溯到原始印欧语的*somi-,这是一个带后缀的形式,源自词根*sem-(1),意为“一个;作为一个,连同一起”(与same有相似之处)。
大约在1200年,这种结构开始与其他动词结合,如seem to be(“似乎是”)等。到了1630年代,它还发展出了“自我感觉,认为自己”的含义。在中古英语中,这个词组还可以表示“出现,显现;可见,明显”(约14世纪晚期),因此也被用来形容某个事实或情况“显而易见,明显或显著”。大约在1300年,它还被用来表示“合适或恰当,适宜”的意思,这也是它的词源含义,但如今这种用法已经基本消失,除了在衍生词seemly(“得体的”)和unseemly(“不体面的”)中仍有保留。相关词汇包括Seemed(“似乎”)和seeming(“看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