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hobo 的意思

流浪汉; 无家可归者; 游民

hobo 的词源

hobo(n.)

“a tramp”,1889年,西部美国,起源不明。Barnhart 比较了19世纪早期英语方言中的 hawbuck,意为“笨拙的家伙,乡下人”。或者可能源自 ho, boy,这是19世纪晚期美国西部铁路工人的呼喊。幽默的词汇 hobohemia,意为“流浪汉的社区或生活”,出现在1923年(参见 bohemian)。

相关词汇

“社会的吉普赛人;一种自由且有些放荡的生活方式的人,尤其是艺术家,他们蔑视传统,几乎不在乎社会标准。”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848年,源自法语 bohemién,意为“波希米亚人”或“吉普赛人”,其词源来自地名(参见 Bohemia)。在中世纪英语中,“波希米亚的居民或本地人”被称为 Bemener

自15世纪起,法语中 bohemién 也被用来指代“吉普赛人”。人们错误地认为罗姆人起源于波希米亚,这可能是因为他们首次出现在西欧时确实是从波希米亚来的,或者是因为他们与15世纪的波希米亚胡斯派异端分子混淆了,这些异端分子大约在那个时期被迫离开自己的国家。

关于“波希米亚”一词在描述不拘一格的生活方式方面的转义,法语中早在1834年就有记录,并在亨利·穆尔热(Henri Murger)于19世纪40年代后期创作的故事中得以流行,这些故事后来汇编成了 "Scenes de la Vie de Boheme"(普契尼的歌剧 "La Bohème" 的基础)。这个词在英语中首次出现于1848年,出现在萨克雷(Thackeray)的《名利场》中。

The term 'Bohemian' has come to be very commonly accepted in our day as the description of a certain kind of literary gipsey, no matter in what language he speaks, or what city he inhabits .... A Bohemian is simply an artist or littérateur who,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secedes from conventionality in life and in art. [Westminster Review, 1862]
“‘波希米亚人’这个词在我们时代已被广泛接受,用来描述某种特定类型的文学吉普赛人,无论他讲什么语言,居住在哪个城市……波希米亚人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在生活和艺术上,有意或无意地脱离传统的人。” [《威斯敏斯特评论》,1862年]

因此,这个词也衍生出了形容词,意指“非传统的,摆脱社会束缚的”(1848年)。

1920年,最初出现在拳击术语中,指的是“肌肉发达但智商低的男性”(可以与 bimbo 进行对比)。这个词可能源自西班牙语的 bozal,在奴隶贸易中使用,也指“西班牙语说得不好的人”。此外,它还曾作为一个源自东欧的名字。

到1913年,一位名叫 Bob Archer 的杂耍演员开始自称为“原版 Bozo”,到了1919年,他甚至开始刊登广告,警告人们提防模仿者。他的表演与搭档 Blanche Belford 一起,主要是通过哑剧演绎一个醉酒流浪汉。在1926年的一次采访中,Archer 透露,这个角色的名字其实是因为对 hobo 的发音错误而来的。

Bozo 小丑则是在1940年由 Capitol Records 创造的,最初是为一系列儿童故事唱片提供声音的角色(《华尔街日报》,1983年10月31日)。

    广告

    hobo 的使用趋势

    改编自 books.google.com/ngrams/. Ngrams 数据仅供参考。

    分享 "hobo"

    中文翻译由AI生成。查看原文,请访问: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hobo

    广告
    热搜词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