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lion 的意思

狮子;英雄

lion 的词源

lion(n.)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2世纪晚期,源自古法语的 lion,意为“狮子”,也可以引申为“英雄”。它的词源可以追溯到拉丁语的 leonem(主格为 leo),意指“狮子”或“狮子座”。而拉丁语又是借自希腊语的 leon(属格为 leontos),这个词可能起源于一种非印欧语系的语言,或许与闪米特语有关(可以对比希伯来语的 labhi,意为“狮子”,复数形式为 lebaim;;埃及语的 labailawai,意为“狮子”或“狮子女”)。在古英语中,这个词直接从拉丁语引入,写作 leo(在盎格鲁方言中为 lea)。

拉丁语的词汇在日耳曼语族中广泛借用(可以对比古弗里斯语的 lawa;中世纪荷兰语的 leuwe,现代荷兰语的 leeuw;古高地德语的 lewo,现代德语的 Löwe)。这个词在大多数其他欧洲语言中也有类似的表达,通常是通过日耳曼语传播的(例如古教会斯拉夫语的 livu,波兰语的 lew,捷克语的 lev,古爱尔兰语的 leon,威尔士语的 llew)。

17世纪时,这个词的使用范围扩展到了美洲的大型猫科动物。有时也会讽刺性地用来形容其他动物(例如 Cotswold lion,意为“羊”,出现在16世纪;lyons of Cotteswold 这个说法可以追溯到15世纪中期)。在19世纪初,为了避免违反狩猎法,兔子在餐单上有时会被标记为 lion

自14世纪晚期起,这个词与 lamb(“羊”)形成了押头韵的搭配。从1200年左右起,它在英语中开始被用作比喻,形容那些像狮子一样的人,既可以表示赞许(“勇敢无畏的人”),也可以表示贬义(“专制的领导者,贪婪的掠食者”)。Lion-hearted(“狮子般的心”)这个表达出现在1708年。Lion's share(“狮子的份儿”,意指“最大的一部分”)则可以追溯到1701年。the lion's mouth(“狮子的嘴”)作为极度危险之地的比喻,最早出现在1200年左右。

主啊,求你让我逃离狮子的嘴。——《圣安提俄基的玛格丽特》,约公元1200年

相关词汇

变色龙是一种像蜥蜴的爬行动物,以其变色能力而闻名。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4世纪,写作camelion,源自古法语caméléon,再往上追溯到拉丁语chamaeleon,最终源自希腊语khamaileon,意为“变色龙”。这个词的构成可以分解为khamai(意为“在地面上”,也有“矮小”的意思)和khthōn(意为“土地”或“地球”,来自原始印欧词根*dhghem-,意为“土”),再加上leon(意为“狮子”,参见lion)。

也许是因为某些种类的变色龙头部的大冠毛被认为像狮子的鬃毛。希腊语中的khamalos意指“在地面上,爬行”,同时也有“低矮的,微不足道的,矮小的”意思。在英语中,这个词的古典-h-在18世纪初被恢复。到了1580年代,变色龙被用来比喻那些“善变的人”。在1623年,Cockeram的《英语词典》中记录了camelionize,意为“变换多种颜色”。

过去人们还认为变色龙只靠空气生存,这一观点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有所体现(第三幕第二场,第98行)。这个星座是由弗拉芒制图师Petrus Plancius(1552-1622)在1610年代添加到托勒密的星座列表中的,当时欧洲人开始探索南半球。

一种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和北美的菊科植物,具有锥形的乳白色根,开一朵大型黄色花,出现于14世纪晚期,起源于dent-de-lioun,源自古法语dent de lion,字面意思是“狮子的牙齿”(因其锯齿状的叶子),是中世纪拉丁语dens leonis的翻译。源自拉丁语dens(属格dentis)“牙齿”,来自原始印欧语根*dent-“牙齿”+leonisleo的属格“狮子”(参见lion)。

也可比较中英语houndes-tooth“蒲公英”(15世纪中期)。其他民间名称,如tell-time,指的是通过吹白色种子来报时的习俗(吹掉所有种子所需的气 puff 数被认为是小时数),或指植物在日光下规律的开合。其他名称则指其利尿特性(中英语piss-a-bed,法语pissenlit)。

广告

lion 的使用趋势

改编自 books.google.com/ngrams/. Ngrams 数据仅供参考。

分享 "lion"

中文翻译由AI生成。查看原文,请访问: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lion

广告
热搜词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