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13世纪初,lous、loos、lowse这些词的意思是“没有固定好”。到了1300年左右,它们的意思发展为“未被束缚,不受限制”,源自古诺尔斯语的lauss,意为“松散的、自由的、不受约束的;空闲的;放荡的”。这个词与古英语的leas(意为“缺乏的、虚假的、伪装的、不正确的”,也是-less的词源)同源,进一步追溯到原始日耳曼语的*lausaz(同样是丹麦语løs“松散的、未系的”,瑞典语lös“松散的、可移动的、分离的”,中世纪荷兰语、德语的los“松散的、自由的”,哥特语的laus“空的、虚荣的”这些词的来源)。这些词最终都可以追溯到原始印欧语根词*leu-,意为“松开、分开、切开”。
“不紧贴、不粘连、松弛”(通常指衣物等)的意思出现于15世纪中期。“未捆绑”的意思则出现在15世纪晚期。“不贞、放荡”的含义(即“行为放纵、缺乏道德约束”)记录于15世纪晚期。“自由、不受约束”的意思出现在1550年代。“漫无目的、支离破碎”的用法则出现在1680年代。作为副词的“松散地”则出现在1590年代。loose end最初指的是一根绳子等的末端悬挂着,后来引申为“未完成的、未决的、没有防备的事情”(1540年代)。而at loose ends则出现在1807年,意为“无所事事、心神不宁”。短语on the loose(意为“自由的、肆无忌惮的”)则出现在1749年(最初为upon the loose)。口语表达hang loose则起源于196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