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移除广告吗?登录查看更少的广告,并成为会员以移除所有广告。
1620年代,指“感到恼怒或不满的情绪,情绪低落的状态”,这是一种口语表达,可能是模仿某种表达厌恶的感叹(类似于德语的 muffen,意为“闷闷不乐”)。
同样来自于: 1620s
1797年起有“对……感到不快”的意思;1811年起又有“轻微冒犯某人,让某人不悦”的意思。这些用法源自miff(名词)。相关词汇包括miffed(感到不快的)和miffing(正在冒犯或使不悦的)。
同样来自于: 1797
“不悦,略感冒犯”,这个词在1824年开始作为过去分词形容词使用,来源于动词 miff。沃尔特·斯科特爵士曾称其为“女性用语”。
“容易‘发脾气’”,出现在1700年,来源于 miff (n.) + -y (2)。相关词汇:Miffiness。
“安静地阴沉,默默地心怀不满,情绪低落且冷漠,倾向于拒绝友好的接触。”这个词出现在1744年,起源尚不确定。在中古英语中没有相关记录。有学者提出,它可能与已废弃的形容词 sulke(意为“难以出售”,大约1630年代)以及古英语的 asolcen(意为“懒惰,迟缓”)有关。
这个词是由 aseolcan(意为“变得迟钝,变得懒惰或无所事事”,与 besylcan“变得无精打采”相关)演变而来的过去分词形容词,源自原始日耳曼语 *seklan(同源词还有中古高地德语的 selken,意为“掉落,下降”)。
不过,许多与 sulky 意思相近的词常常被认为是模仿词(可以对比 miff、mope、pout、boudoir)。相关词汇包括 Sulkily(阴沉地)和 sulkiness(阴沉,闷闷不乐)。
中文翻译由AI生成。查看原文,请访问: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mi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