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pine 的意思

松树; 松木

pine 的词源

pine(n.)

“针叶树,属于Pinus属的树木”,这个词源自古英语pin(用于复合词中),来自古法语pin,直接源自拉丁语pinus,意为“松树、冷杉树”。这个词可能源于原始印欧语*pi-nu-,其词根*peie-意为“变胖、膨胀”(参见fat (adj.))。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个树名可能是指它的树脂或松香。可以与梵语pituh(“汁液、树液、树脂”)、pitudaruh(“松树”)、希腊语pitys(“松树”)进行比较。另见pitch (n.1)。古英语中对松树的称呼是furh(参见fir)。Pine-top(“廉价非法威士忌”)这个词在1858年被记录,属于美国南方俚语。

Most of us have wished vaguely & vainly at times that they knew a fir from a pine. As the Scotch fir is not a fir strictly speaking, but a pine, & as we shall continue to ignore this fact, it is plain that the matter concerns the botanist more than the man in the street. [Fowler]
大多数人可能都曾模糊而徒劳地希望能分清冷杉和松树。因为苏格兰冷杉严格来说并不是冷杉,而是一种松树,而我们将继续忽视这一事实,因此这个问题对植物学家来说更重要,而不是普通人。[Fowler]

pine(v.)

中古英语的 pinen 意思是“使……饥饿”,大约出现在公元1300年,源自古英语的 pinian,意为“折磨、折磨、使痛苦、使受苦”。这个词的词根 *pīn(名词)意为“痛苦、折磨、惩罚”,可以追溯到一个更广泛的日耳曼语词汇(类似于中荷兰语的 pinen、古高地德语的 pinon、德语的 Pein、古诺尔斯语的 pina)。这些词可能最终源自拉丁语的 poena,意为“惩罚、罚款”(参见 penal)。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个拉丁词很可能是随着基督教传入日耳曼文化的。

这个词在不及物动词中的用法,主要现代意义是“憔悴、消瘦,因悲伤或渴望而痛苦”,早在14世纪初就有记载,最初通过中古英语的不及物用法演变而来,意思是“忍受苦难、折磨自己;承受痛苦、受苦”。相关词汇包括 Pined(过去式)和 pining(现在分词)。

相关词汇

中古英语 fat,源自古英语 fætt "肥胖的,丰满的,肥硕的",最初是 fættian "填满,塞满"的缩写过去分词,来自原始日耳曼语 *faitida "肥硕的",源自动词 *faitjan "使肥胖",来自 *faita- "丰满,肥胖"(也是古弗里斯语 fatt,古诺尔斯语 feitr,荷兰语 vet,德语 feist "肥胖"的来源)。

这被重建为来自原始印欧语 *poid- "富含水、奶、脂肪等"(也是希腊语 piduein "喷涌而出"的来源),来自词根 *peie- "肥胖,膨胀"(也是梵语 payate "膨胀,繁茂",pituh "汁液,树脂;"立陶宛语 pienas "奶;"希腊语 pion "肥胖;富有;"拉丁语 pinguis "肥胖"的来源)。

"富有舒适,繁荣"的意思始于14世纪晚期。俚语中"有吸引力,时髦"(后来也作phat)的意思可以追溯到1951年。Fat cat "特权和富有的人"始于1928年。Fat chance "完全没机会"可以追溯到1905年,可能是讽刺(这个表达法早期是指"好机会")。

Fathead 始于1842年;fat-witted 始于1590年代;fatso 首次记录于1943年。表达 the fat is in the fire 最初的意思是"计划失败了"(1560年代)。

西班牙语 gordo "胖的,厚的",来自拉丁语 gurdus "愚笨的,迟钝的;沉重的,笨拙的",这也是法语 gourd "僵硬的,麻木的"(12世纪),engourdir "使迟钝,使麻木"(13世纪)的来源。

这个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4世纪晚期,源自古诺尔斯语的 fyri-(意为“冷杉”)或古丹麦语的 fyr,这两者都来自原始日耳曼语的 *furkhon(同源词还有古高地德语的 foraha、现代德语的 Föhre,均意为“冷杉”)。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印欧语系的词根 *perkwu-,最初的意思是“橡树”,后来也引申为“橡树林”,但从未表示“木材”。这个词根还衍生出梵语的 paraktah(意为“神圣的无花果树”)、印地语的 pargai(意为“常青橡树”)、拉丁语的 quercus(意为“橡树”)以及隆巴第语的 fereha(意为“一种橡树”)。

在古英语中,有一个相关词 furhwudu(意为“松木”),但仅在拉丁语 pinus 的注释中出现。现代英语中的“fir”更可能是借自斯堪的纳维亚语。在中古英语中,fyrre 用来注释拉丁语的 abies(意为“冷杉”),其具体来源尚不明确。

根据印欧语言学家甘克雷利泽和伊万诺夫的研究,“这个词的语义清晰地指向了‘橡树’与山区之间的联系,这也是古欧洲人用来描述森林山脉的术语基础。”(例如哥特语的 fairgunni 意为“山区”,古英语的 firgen 意为“山林”,中古高地德语的 Virgunt 意为“山林”;如苏台德山地区)。在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400年间,北欧森林中的松树和桦树逐渐取代了橡树。因此,古日耳曼语中“山橡树”和“橡树林”的词汇在早期历史中转变为表示松树及其森林的词汇,这并不令人惊讶。

[托马斯·V·甘克雷利泽,维亚切斯拉夫·V·伊万诺夫,《印欧语系及其民族》,柏林,1994年]

广告

pine 的使用趋势

改编自 books.google.com/ngrams/. Ngrams 数据仅供参考。

分享 "pine"

中文翻译由AI生成。查看原文,请访问: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pine

广告
热搜词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