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tremblor 的意思

地震; 震动

tremblor 的词源

tremblor(n.)

“earthquake”这个词出现在1913年,是美式英语对temblor的变体,受到了trembler的影响,后者是tremble(动词)的名词形式。

Trembler这个词早在1550年代就被用来指“一个因恐惧而颤抖的人”;在17世纪,它还被用来称呼一些激进的基督教新教派(可以与Quaker进行比较),并且到1832年,它也被用来指代电鳗。

相关词汇

“一个被称为宗教友会的基督教教派的成员”,这个词最早在1651年被使用,据说是1650年由德比的本内特法官应用于他们的,源自乔治·福克斯对其追随者的告诫,叫他们“因主的话而战栗”。不过,这个词在此之前就已经用来形容那些在宗教热情中因激动而颤抖的外国教派,因此很可能是这个意思。不管怎样,这个词从来不是宗教友会的正式名称。

从字面上看,“颤抖的人或物”这个意思在15世纪初就有了,作为动词quake(颤抖)的派生名词。“因宗教敬畏而颤抖”的概念在古英语中就存在;而quaking(颤抖,名词)特别指“在宗教中因恐惧和敬畏而颤抖”,大约在14世纪中期就被记录下来了。

《圣经》中没有一句话能把大卫的状态写成韵文:有时他颤抖不已,整天像在咆哮,甚至因痛哭而湿透了床榻;那么你怎么能唱出这样的状态(不就是在亵渎主吗),说你所有的骨头都在颤抖,肉体在颤抖,甚至因泪水而湿透了床榻呢?而你却生活在骄傲、傲慢、享乐和放纵之中……【摘自《对当今世界上存在的三重敌基督状态的简要揭示》,一本早期的贵格会著作,伦敦,1653年】

作为形容词,隐喻地指那些朴素或单调的颜色(如宗教友会成员所穿的颜色)大约在1775年开始使用。Quaker gun(1809年,美式英语)最初指的是一根涂成黑色的木头,竖起来假装成大炮的炮管,以便从远处欺骗敌人,因此得名,反映了该教派的著名和平主义。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至少从1824年起就被称为Quaker City(贵格会之城)。相关词汇还有:Quakerish(贵格会式的)、Quakeress(女贵格会教徒)、Quakerism(贵格会主义)、Quakerdom(贵格会教派)、Quakerly(贵格会式的)。

“earthquake”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876年,指的是美国西南部地区的地震。它来源于美洲西班牙语的temblor,意为“地震”,而temblor又源自西班牙语,字面意思是“颤抖”,来自temblar,意为“颤抖”。这个词可以追溯到俗拉丁语的*tremulare,意思是“颤抖、发抖、摇晃”(参见tremble (v.))。在19世纪,这个词常常被斜体书写。

在14世纪中期,tremblen这个词用来形容人们因恐惧、寒冷、情感等原因而“颤抖”或“摇晃”。它源自古法语的trembler,意为“颤抖、害怕”(11世纪),进一步追溯到中世纪拉丁语的tremulare,同样意指“颤抖、害怕、犹豫”(这个词也衍生出了意大利语的tremolare和西班牙语的temblar)。而拉丁语的tremulus则意为“颤抖的、摇晃的、战栗的”,其词根tremere意为“颤抖、发抖、战栗”,源自原始印欧语的*trem-,意指“颤抖”。

因此,这个词在比喻意义上也发展出了“处于怀疑或悬念之中”的用法。古英语中还有一个本土词bifian,同样表示“颤抖”。相关词汇包括Trembled(过去式)和trembling(现在分词)。名词形式“颤抖的动作或状态”大约在1600年开始被记录。

根据重建,许多其他语言的相关词汇也源自同一个原始印欧词根。例如,希腊语的tremein意为“颤抖、战栗、害怕”,立陶宛语的tremiu, tremti则意为“驱散”,古教会斯拉夫语的treso意为“摇晃”,而哥特语的þramstei则指“蚂蚱”。

    广告

    tremblor 的使用趋势

    改编自 books.google.com/ngrams/. Ngrams 数据仅供参考。

    分享 "tremblor"

    中文翻译由AI生成。查看原文,请访问: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tremblor

    广告
    热搜词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