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fig 的意思

无花果; 装饰; 装备

fig 的词源

fig(n.1)

早在13世纪,这个词就从古法语的 figue(意为“无花果”)传入英语,古普罗旺斯语中是 figa,而它的词源可以追溯到俗拉丁语的 *fica,对应于拉丁语的 ficus(意为“无花果树”或“无花果”)。这个词与希腊语的 sykon、亚美尼亚语的 t'uz 等词汇可能都源自一个共同的地中海文化背景,甚至可能是闪米特语族的词汇(例如腓尼基语的 pagh,意为“半熟的无花果”)。这个词在英语中可能是重新借用,因为在古英语中已经直接从拉丁语借入了 fic(同样意为“无花果”或“无花果树”)。

在莎士比亚等人的作品中,这个词带有侮辱性的用法(如 A fig for ...),大约出现在1570年代。在17世纪,有时还会用意大利语形式 fico。这种用法部分源于 fig 被用来表示“小东西”或“无价值的东西”,但也受到希腊语和意大利语中类似词汇作为“阴部”俚语的影响,可能是因为成熟的无花果切开后内部的样子(参见 [Rawson, Weekley])。Giving the fig(古法语 faire la figue,西班牙语 dar la higa)是一种古老的粗俗手势,做法是将拇指放在两根手指之间或嘴里,意图类似于现代的“竖中指”(参见 bird (n.3))。同时也可以与 sycophant 进行比较。

在英语中,fig leaf(无花果叶)作为“脆弱伪装”的比喻用法出现在1550年代,源自《创世纪》第三章第七节。Fig-faun 则是拉丁语 faunus ficarius(出自《耶利米书》第39章)的一种翻译。Fig Newtons(无花果饼干,1907年之前)则是以马萨诸塞州的牛顿市命名的。

fig(n.2)

“服装,装备”,1823年,出现在短语 in full fig 中;由此引申为“状态,准备情况”(1883年)。有人说这是 figure(名词)的缩写,可能源自书籍等中的插图中该词的缩写。也有人认为来源于亚当和夏娃的无花果叶。相关词:Figgery

相关词汇

“中指竖起作为粗鲁的手势”,俚语源自1860年代表达 give the big bird “像鹅一样嘲笑某人”,在杂耍俚语中保留了“用嘘声、嘲弄声和口哨声迎接某人”(1922)的意思,并在1960年代转移到“去你的”手势(僵硬的手指代表假设要插入的物体),基于对抗和蔑视的共同概念。

在戏剧俚语中,到1818年,be goosed 意味着“被嘘”。

"He was goosed last night, he was goosed the night before last, he was goosed to-day. He has lately got in the way of being always goosed and he can't stand it." [Dickens, "Hard Times"] 
“他昨晚被嘘了,他前晚被嘘了,他今天被嘘了。他最近总是被嘘,他受不了。” [狄更斯,《艰难时代》] 
On Michaelmas-day, 1808, a piece called The Fortune Teller was produced and damned at the shortest notice. Harris said to Dibdin, "My dear fellow, I did not think it would do? but who would have expected it to be goosed? (hissed.) "Why, what could you expect, but goose on Michaelmas-day," said Tom. ["Oxberry's Anecdotes of the Stage, &c. &c.," London: 1827]
在1808年迈克尔节,一部名为 The Fortune Teller 的剧作被制作并以最短的通知 damned。哈里斯对迪宾说:“我亲爱的朋友,我没想到它会成功?但谁会想到它会被 goosed?(被嘘。)‘为什么,你能期待什么,除了在迈克尔节被 goose,’汤姆说。” [“Oxberry's Anecdotes of the Stage, &c. &c.,” 伦敦:1827]

这个手势本身似乎要古老得多(剑桥一部12世纪拉丁文兽类志的人体解剖学部分将中指描述为“通过它表示不荣誉追求的手指”)。

约公元1200年,意为“数字”;13世纪中期,意为“一个人的可见外貌”;14世纪晚期,意为“任何事物的可见和可触摸的形态”,来自古法语figure“形状,身体;词的形式;修辞格;符号,寓言”(10世纪),源自拉丁语figura“形状,形式,图形;质量,种类,风格;修辞格”,在晚期拉丁语中意为“草图,绘图”(源自原始印欧词根*dheigh-“形成,建造”)。

哲学和科学意义源于拉丁语figura用于翻译希腊语skhema。14世纪中期起,“构成形状的线条”的意义出现。从14世纪中期起,作为“艺术表现的人体”;15世纪晚期作为“一个身体,整体的人形”。从14世纪晚期起,作为“插入文本中的切图或示意图”。

修辞学中figure的用法,“特殊的用词使意义不同于常规”,起始于14世纪晚期;因此有了figure of speech(1550年代)。Figure-skating始于1835年,因滑冰者以前在冰上为展示控制能力而形成的圆形图案而得名;这些图案于1990年从国际比赛中取消,但名称仍然保留。Figure eight作为一种形状最初是figure of eight(约公元1600年)。

广告

fig 的使用趋势

改编自 books.google.com/ngrams/. Ngrams 数据仅供参考。

分享 "fig"

中文翻译由AI生成。查看原文,请访问: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fig

广告
热搜词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