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victimize 的意思

使成为受害者; 欺骗; 施害

victimize 的词源

victimize(v.)

还有一个词 victimise,意思是“使成为受害者”,最早出现在1826年(在 victimizing 中隐含)。这个词源于 victim(受害者)加上 -ize(动词后缀)。到1839年,它在口语中还发展出了“欺骗,诈骗”的意思。相关词汇包括 Victimized(已受害)、victimizable(可受害的,1842年)和 victimizer(施害者,1831年)。更早期的一个动词是 victimate,意思是“作为祭品杀死”,大约出现在1610年代。

相关词汇

15世纪中期,指“祭品,作为献祭对象被杀的动物或生物,或在宗教仪式中使用的活体。”这个词源自拉丁语 victima,意为“祭品,作为牺牲被杀的动物或人”,其起源尚不确定。

可能与 vicis(意为“轮换,时机”,如 vicarious 中所见)有关。De Vaan 提到,“在交换的语境中,‘轮换’的应用很容易引申为‘交换’,就像某些日耳曼语的同源词。因此,victima 可能是与神灵的‘交换’……但也有其他解释。”他还提到,可能与原始印欧语中“选择,筛选”的词根有关,以及与古英语的 wig(意为“偶像”)、哥特语的 weihs(意为“神圣”)、德语的 weihen(意为“奉献,祝圣”,可与 Weihnachten“圣诞节”对比)相关,这些词都围绕“被奉献的动物”这一概念。

“被他人严重伤害、折磨或杀害的人”这一意义始见于1650年代;而“被某种力量或环境压迫,因追求某种目标或满足某种激情或痴迷,或因疾病或灾难而遭受巨大损失或痛苦的人”则出现在1718年(《世纪词典》中的例子包括野心、风湿病、铁路事故)。1781年起,这个词还被用来指“被利用的人,受骗或欺诈的人”。

相关词汇:Victimhood(受害者身份,1831年)。古英语中用 onsegednessum 来翻译 victimis

此外,victimisation 指的是“成为受害者的行为、事实或状态”,这个名词形式源自 victimize,首次出现于1832年。更早期的词是 victimation(15世纪中期,victimacioun),意为“牺牲生命,殉道”,源自中世纪拉丁语 victimatio

这个词缀源自希腊语,用来构成动词。在中古英语中写作 -isen,源自古法语的 -iser/-izer,再往前追溯到晚期拉丁语的 -izare,最终源自希腊语的 -izein。它的作用是将名词或形容词转化为动词,表示“使……成为”或“对……进行某种动作”。

在古法语和中古英语中,-ize-ise 的拼写差异开始出现。这可能受到一些词汇的影响,比如 surprise(惊讶),这些词的结尾源自法语或拉丁语,而非希腊语。随着古典文化的复兴,英语在16世纪末部分恢复了正确的希腊语拼写 -z-。然而,1694年版的《法兰西学院词典》标准化了拼写,统一为 -s-,这也影响了英语的拼写习惯。

在英国,尽管《牛津英语词典》、Encyclopaedia Britannica、《伦敦时报》和Fowler曾(至少在过去)反对使用 -ise,但它仍然占据主导地位。Fowler认为,这可能是为了避免记住那些少数不来自希腊语却必须拼写为 -s- 的常用词(例如 advertise(广告)、devise(设计)、surprise(惊讶))的困难。而美式英语则一直偏爱 -ize。这种拼写差异涉及大约200个英语动词。

    广告

    victimize 的使用趋势

    改编自 books.google.com/ngrams/. Ngrams 数据仅供参考。

    分享 "victimize"

    中文翻译由AI生成。查看原文,请访问: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victimize

    广告
    热搜词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