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victim 的意思

受害者; 牺牲品

victim 的词源

victim(n.)

15世纪中期,指“祭品,作为献祭对象被杀的动物或生物,或在宗教仪式中使用的活体。”这个词源自拉丁语 victima,意为“祭品,作为牺牲被杀的动物或人”,其起源尚不确定。

可能与 vicis(意为“轮换,时机”,如 vicarious 中所见)有关。De Vaan 提到,“在交换的语境中,‘轮换’的应用很容易引申为‘交换’,就像某些日耳曼语的同源词。因此,victima 可能是与神灵的‘交换’……但也有其他解释。”他还提到,可能与原始印欧语中“选择,筛选”的词根有关,以及与古英语的 wig(意为“偶像”)、哥特语的 weihs(意为“神圣”)、德语的 weihen(意为“奉献,祝圣”,可与 Weihnachten“圣诞节”对比)相关,这些词都围绕“被奉献的动物”这一概念。

“被他人严重伤害、折磨或杀害的人”这一意义始见于1650年代;而“被某种力量或环境压迫,因追求某种目标或满足某种激情或痴迷,或因疾病或灾难而遭受巨大损失或痛苦的人”则出现在1718年(《世纪词典》中的例子包括野心、风湿病、铁路事故)。1781年起,这个词还被用来指“被利用的人,受骗或欺诈的人”。

相关词汇:Victimhood(受害者身份,1831年)。古英语中用 onsegednessum 来翻译 victimis

相关词汇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630年代,意思是“代替他人”,源自拉丁语 vicarius,意为“替代、委托某人”,而这个词又来自 vicis,表示“变化、交换、交替;继任、替代”。它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原始印欧语根 *weik- (2),意为“弯曲、旋转”。可以与 vicar 进行比较。

到1690年代,这个词被用来表示“代替他人所经历或完成的事情”,通常指代惩罚,尤其是基督所承受的惩罚。到了1925年(在 vicariously 中隐含),它的意思扩展为“通过他人想象性地体验”。相关词汇还有 Vicariousness

在生理学中,这个词早期用于描述器官,意指“替代其他器官正常功能的,补偿性的”(1780年)。中古英语中,vicari 是这个词的英语化形式,大约在1400年左右被用作“替代的、代理的”。17世纪时,英语作家们又创造了 vicarial(“委托的、代理的”)和 vicarian(“由代理人管理的”)。

拉丁语,意为“战败者悲哀”,出自李维的《历史》卷五第48章第9节。关于vae,意为“哀伤”,请参见woe。关于victis,请参见victim

广告

victim 的使用趋势

改编自 books.google.com/ngrams/. Ngrams 数据仅供参考。

分享 "victim"

中文翻译由AI生成。查看原文,请访问: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victim

广告
热搜词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