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2世纪,brennen这个词就有了多种含义,包括“着火,被火焰吞噬;因激情或欲望而燃烧,热情洋溢;用火焰摧毁某物,暴露在火的作用下,烤,烧,烘烤;在烹饪中烧焦某物”。对于物体,它还可以表示“像火一样闪耀、发光、闪烁”。这个词主要源自古诺尔斯语的brenna,意为“燃烧,点燃”,同时也来自两个最初不同的古英语动词:bærnan(及物动词,意为“点燃”)和beornan(不及物动词,意为“着火”)。
这些词汇都可以追溯到原始日耳曼语的*brennanan(使役形式*brannjanan),这也是中荷兰语bernen、现代荷兰语branden、古高地德语brinnan、现代德语brennen和哥特语-brannjan(意为“点燃”)的词源。不过,这个词的最终词源尚不确定。相关词汇包括Burned/burnt(参见-ed)和burning。
在古英语中,这个词的比喻用法(如形容激情、战斗等)已经出现。到了13世纪晚期,它还被用来表示“发热,散发热量”。14世纪晚期,它又引申为“产生灼烧感,刺痛”。1650年代,这个词开始被用来表示“欺骗,诈骗, victimizing”。18世纪晚期,在俚语中,burned还特指“感染性病”。
短语burn one's bridges (behind one)意为“采取行动,彻底断绝返回原状的可能性”,最早出现在1892年马克·吐温的作品中。这个短语可能源于美国内战期间,骑兵部队在突袭时不顾后路的冒险行为。至于金钱,burn a hole in (one's) pocket(意为“让人迫不及待想花钱”)则始于1850年。
斯拉夫语系的语言在历史上对“点燃”和“着火”这两个意义使用了不同且无关的词汇。例如,波兰语的palić(点燃)和gorzeć(着火),俄语的žeč'(点燃)和gorel(着火)就是这样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