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12世纪中期,forloren 意为“失宠的,堕落的”,是一个已废弃的动词 forlesan 的过去分词,意为“失去,抛弃,放弃”。这个词源自古英语 forleosan,意思是“失去,抛弃,放手;摧毁,毁灭”。它由前缀 for-(表示“完全”)和动词 leosan(意为“失去”,源自原始日耳曼语 *lausa-,进一步追溯至印欧语根 *leu-,意为“松开,分开,切割”)构成。在《默西亚赞美诗》中,拉丁语的 perditionis 被翻译为古英语的 forlorenisse。虽然《牛津英语词典》中的 forlese 例句到17世纪便不再出现,但其过去分词形式仍然保留了下来。“被遗弃,抛弃”的含义出现在1530年代,而“可怜,悲惨”的用法则首次记录于1580年代。
这是一个常见的日耳曼语复合词,相关词汇包括古撒克逊语的 farilosan、古弗里斯语的 urliasa、中荷兰语的 verliesen、现代荷兰语的 verliezen、古高地德语的 virliosan、现代德语的 verlieren 以及哥特语的 fraliusan,均意为“失去”。
在英语中,这个词现在常出现在短语 forlorn hope 中(约1570年代),这是对荷兰语 verloren hoop 的部分翻译,其中 hoop 意为“队伍,团体”,字面意思是“堆”,整个短语的含义类似于“自杀式任务”。然而,这个短语在英语中常被误用为“渺茫的希望”,这种误解影响了 forlorn 的原意。相关词汇还有 Forlornly(可怜地)和 forlornness(悲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