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古英语中,planete指的是“除了固定星星之外的星星;在轨道上运行的星星”。这个词源于古法语的planete(现代法语为planète),而其更早的来源则是晚期拉丁语的planeta,最终追溯到希腊语的planētēs,意思是(asteres) planētai,即“游荡的星星”,这个词来自于planasthai,意为“游荡”,其词源尚不明确。
有学者推测,它可能源自原始印欧语根*pele- (2) ,意为“平坦;扩展”,基于“扩展开来的”概念。然而,正如Beekes所指出的,这一语义联系非常复杂,他提到它与希腊语的plazein(意为“使偏离、排斥、劝阻走上错误道路、迷惑”)在意义上有相似之处,但他也承认“很难找到正式的联系”。
之所以被称为“行星”,是因为它们看起来在天空中移动,与那些“固定”的星星不同。最初,这个词还包括月亮和太阳,但不包括地球;现代科学上“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的定义始于17世纪的英语。希腊语中的这个词是planes、planetos的扩展形式,意为“游荡者、徘徊者”,也可以指“游荡的星星、行星”,在医学上则用来形容“温度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