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in 的意思
徒劳的; 无价值的; 自负的
vain 的词源
vain(adj.)
大约公元1300年,vein这个词开始用来形容“没有价值或重要性”,同时也有“闲散、无益、徒劳无功”的意思,意指“没有任何好的结果”。这个词源于古法语的vain或vein,意思是“无价值、空虚、无效、虚弱,或者自负”。它的词源可以追溯到拉丁语的vanus,意为“空的、虚无的”,引申义则是“闲散、无果的”,而这个词的构成来自于原始印欧语根*eue-,意指“离开、抛弃、放弃”。
到了14世纪末,这个词在形容人时多用于表达“愚蠢、闲散、愚笨”。而“自负、因琐事或微不足道的成就而感到骄傲”的含义则在17世纪90年代开始流行。短语in vain(意为“徒劳无功”)大约出现在1300年,直接来源于拉丁语的in vanum,保留了早期的含义。相关词汇还有Vainly(徒劳地)和vainness(虚荣)。可以对比一下vainglory(虚荣心)。
在中古英语中,这个词有时也保留了古典的字面意思“空的、空虚的”。例如,威克里夫在1382年翻译的《创世纪》中写道:Þe erþ was veyn withinne and voyde(大地在内部是空虚和荒凉的)。
相关词汇
vain 的使用趋势
改编自 books.google.com/ngrams/. Ngrams 数据仅供参考。
分享 "vain"
中文翻译由AI生成。查看原文,请访问: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v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