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英语的 nose 源自古英语的 nosu,意指“人头的鼻子,呼吸和嗅觉的特殊器官”。它来自原始日耳曼语的 *nuso-(同源词还有古诺尔斯语的 nös、古弗里斯语的 nose、荷兰语的 neus、古高地德语的 nasa、德语的 Nase),而其更早的词源则追溯至印欧语根 *nas-,意为“鼻子”。
从13世纪中期起,这个词也被用来指动物的喙或鼻吻;到14世纪晚期,它还被用来形容任何突出的部分,尤其是那些被认为像鼻子的部分(例如,1949年在航天火箭领域出现的 nose cone)。在14世纪中期,它还引申出了“嗅觉”的意思。1894年,这个词又被用来表示“气味,香味”。在中世纪英语中,have one's spirit in one's nose 意思是“性情急躁或容易生气”(大约公元1400年)。
Kiv, It could bee no other then his owne manne, that had thrust his nose so farre out of ioynte. ["Barnabe Riche His Farewell to Military Profession," 1581]
短语 pay through the nose(“支付过高的费用”,17世纪70年代)似乎暗示了某种“被榨干”的意思。许多引申义源自赛马中“马鼻长度”的概念,用来衡量两名赛马选手之间的距离(1908年)。turn up one's nose(“表示轻蔑,表达不屑或蔑视”,1818年)最早形式为 hold up one's nose(1570年代);类似的表达还有 look down one's nose(1907年)。如果说某物 under (one's) nose(“显而易见,近在咫尺”,15世纪中期),则表示它非常明显。短语 be as plain as the nose on one's face(“一目了然,易于理解”,1590年代)则强调了某事的明显性。